陳昕立刻躲開。

“誒——,我剛才沒想明白,導演說你懂他要什麼,那是什麼意思啊?”

徐晶蕾不再胡鬧,轉回正題問道。

“我也不懂啊。”陳昕才不會去跟她解釋。

章一白請他拍這部戲,就是看了他在十七歲單車裡幾個特寫鏡頭的表現,才沒用試戲,就選了他演建斌。

一個是他和袁媛騎車從銀錠橋飛馳而過,迎著風和陽光的那個青春美好的畫面;另一個就是他單手騎車,拿著板磚,跟在袁媛和黃毛後,揚起磚頭那一瞬,眼角無聲滑落淚滴,表情漠然又神傷的畫面。

《開往春天的地鐵》中有一幕是建斌和小慧在地鐵站人群中相互對視的畫面。

人群從他們身邊匆匆而過,他們凝望彼此,風揚起建斌的頭髮,他再次燃起對愛情和生活的自信,那一刻他臉上充滿著對未來的期待,跟小堅騎車從銀錠橋駛過有些相似。

那時候小堅跟袁媛飾演的瀟瀟第一次約會,也是開心快樂,充滿期待的。

這就是為什麼陳昕總想選擇不同角色去嘗試的原因。

導演、製片人大多是透過作品認識演員的,當然也不排除一些是透過技術認識的。

透過飾演不同角色,展示自身更多的可能,自然會得到的更多機會。

一些演員只演主角,寧願沒戲拍,都不去演一些配角,也是類似的原因。

相對而言,主角的戲份更多,人物會更飽滿,發揮的餘地也更多,而一些配角多是臉譜化的,演成功了,也能出名,得到更好更多的機會。

但許多演員會因此被定型,就算去演主角,觀眾都很難接受。

譬如華妃娘娘蔣心,演配角就很出彩,一演主角就拉胯,被人詬病。

接下來繼續拍攝出租屋內其他建斌和小慧夫妻間,那些瑣碎細膩的生活化場景。

一個禮拜時間匆匆過去。

出租屋的戲拍完後,又在北影廠八一樓拍病房的戲,最後是建斌和小慧高空彈跳往下跳的外景戲。

那場戲很感人。

“建斌,我想和你一起死!”

“你想好了,現在後悔還來得及!”

然後兩人擁抱跳下,曾經美好的畫面在他們墜落的過程中呈現,然後倒吊在水面上,親密熱吻,將一切過去終結。

晚上建斌半夜起來,用勺子替代指頭,讓小慧抓著,修好水龍頭,在磅礴大雨中帶著行李離家而去,給小慧以自由。

最終,第二天兩人都難忘彼此,同時出現在地鐵站,在匆匆人群中相視微笑,回想了起昔日來京城的初衷。

“小慧,我會讓你幸福的!”

6月18日,《開往春天的地鐵》殺青,陳昕回校參加畢業匯演。

由於拍戲太忙,沒時間跟班裡的同學排練音樂劇,他的音樂劇《小幸運》是請學妹孫霏霏來助演的。

群舞《俠義道》是他們古典舞兩個班的男生演的江湖俠客的群舞。

6月23日,陳昕正式大學畢業離校,他的下個人生階段徹底展開。

PS:一般沒有在下午五點前和晚上十一點前更新的話,那就是卡文了,會先更後改,大家等會再看,免得影響閱讀體驗。

另外,求大家多多留言,發表觀點,我都會好好去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