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皇上的體恤(第1/2頁)
章節報錯
大殿之上,群臣奏報完畢,眼巴巴的等著皇上表態,但是御座之上久久沒有迴音。
有膽大的,雖然低著頭,但是眼睛用力往上面一瞟,影影乎乎,看到皇上靠在龍椅上,一手支著額頭,雙目微闔,看起來好像睡著了一般。
前日太子失蹤案鬧的沸沸揚揚,如今滿影都無人不知,任誰都能體諒作為一個父親,夜不能寐,因此才會在朝堂上有如此睏倦的神色。
因此,滿朝文武,大家屏息噤聲,誰也不忍出聲驚擾了聖駕。
就在這個當口,從大殿側面急忙忙小碎步跑進一個小太監,急急走在大太監身側,湊在他耳邊小聲說了幾句。
大太監面色一驚,用氣聲問道:“當真?”
小太監先是點了一下頭,緊接著面色卻有些尷尬,低聲應道:“是這麼報上來的,真不真的,小的也不敢說。”
大太監臉上露出些許責備神色,揮揮手示意他先退下。
轉過頭看向龍椅上的皇上,心裡琢磨著應不應該立刻奏報。
正猶豫呢,忽然見龍椅之上的皇上眼睛依然緊閉,但是嘴裡長長的吐了一個字:“說。”
大太監如蒙大赦,急忙躬著腰過去,在皇上耳邊低聲說了幾句。
這下皇上的眼睛終於睜開了,身子坐正,想了一下這才低聲對大太監說道:“宣他去英武殿。”想了想,又囑咐了一句:“把那幾個都叫著,一起來聽聽吧。”
“遵旨。”大太監躬身領旨,皇上已經站起身往回走了。
大太監站直身子,對著滿朝文武高聲唱道:“奉天司掌使風逸塵,皇衛千戶吳問,京兆府尹於滄海,英武殿見駕,其餘人等,退朝~。”
沒被點到名字的全都暗暗鬆了一口氣,這個節骨眼見駕可知也不是什麼好事,稍有不慎像鎮妖司那位,說不定就領到了抄家滅門的差使,因此一個個急忙忙的退出了大殿。
只有被點名的三位互相看了一眼,遠遠的伸手做請,那意思:一起吧。
三人各自裝著各自的心思一路來到英武殿,遠遠的就看到,大殿門口站著一個奇怪的黑衣人。
此人身材高挑、風度極佳,只是身穿黑色華服,頭戴黑色冪籬,整個人包裹的嚴嚴實實,看不到相貌如何。
奇裝異服倒是不少見,但是在皇宮之中穿成這樣的還是第一次看到,因此幾人便多看了兩眼,但是隨著走近,風逸塵和吳問的臉色慢慢的凝重了起來。
此人淡然而立,看起來毫無戒備,但吳問身為武修御劍境竟然感覺不到此人身上的氣息,彷彿那黑袍之內不過是樹枝稻草撐起來的假人一般。
這武修不僅錘鍊身體,境界提升以後,最重要的就是提升五感,有的高手在升至御劍境以後,甚至故意蒙起雙眼,來訓練自己對萬物的感知。
所以對於吳問來說,自己身邊方圓五百米以內,即便只是一直蛐蛐跳過,也是感知的清清楚楚,但是這人,在他的感知裡,卻仿若無物。
這等斂息功力,若是武修,那對方的境界絕對在自己之上。當然如果對方修的是“正道”,也極有可能是學了什麼收斂氣息的功法。
因此吳問轉頭向同修正道的風逸塵看了過去,卻發現後者的面色也有幾分凝重,並且心有靈犀的,風逸塵也向吳問看了過來。
得,看來對方修為連風逸塵也看不出來。
難道皇上又攬得了什麼民間高手?
無論如何,這樣的人自己還是不要有什麼不好的印象留下才好,因此吳問收回目光,鼻觀口、口觀心,目視前方。
只有學文出身,沒有修為的於滄海,注意力並不在坤澤身上,心裡忐忑的想著:也不知皇上此時召見是何用意,那杜隸一直到今日也沒有訊息,也不知道查的怎麼樣了,一會萬一問起來可如何是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