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王肅之這一副樣子,王玄之於心不忍,剛要開口,就被王凝之截了話頭:“老四啊,你說說你,天天就知道看書,有什麼用?那麼多字,你就挑不出一個來?你這樣像話嗎?對得起你這麼多年勤學苦讀嗎?”

王肅之眼前一亮:“大哥,你覺得王勤之如何?”

王玄之聞言,倒是相當認真,想了想,最後還是搖頭:“寓意不錯,但太過明瞭,不雅。”

王凝之大點其頭:“就是就是,你怎麼不叫王苦之?真是浪費我們的時間,早知道就不問你了!”

王肅之瞪大了眼睛,感情轉了一圈兒,最後是我的錯?

不過老天爺總是比較公平的,無事生非的王凝之也沒啥好下場,王玄之冷冷地盯著他:“他不行,你來,說說看,這麼長時間了,想出個什麼名字?”

“這個,那個,”王凝之乾笑,“要麼咱們去找爹孃,和兄弟們,讓大家一起來想?畢竟要集思廣益嘛,取名字這事兒可疏忽不得。”

王玄之輕輕呼了口氣,望了一眼天,聲音很緩:

“二弟,四弟,那年爹孃被二弟逼著去給我請大夫,請來的那位老大夫,給我診斷後,說我生來體寒,但不易察覺,若再遲一些,就算是進補,恐怕都來不及,那個時候雖然治好了,但我自己的時候,其實挺後怕的。”

“那一年,小妹和老七都還沒出生,我只記得整整一年多的時間,別說爹孃細心照顧,就算是你們幾個,也都是整日裡圍著我轉,二弟整日裡去尋訪名醫,三弟跟著家裡的商隊四處尋藥,就連四弟,我還記得你那時候才那麼小的一個孩子,居然看起了醫書,藥書。”

“自從有了這個孩子,我就時常想著,要不是你們的話,恐怕我別說什麼子孫滿堂,福祿雙全,只怕連為爹孃奉老都難,可今日,我也終於要有自己的孩子了。所以啊,我很感激你們。”

“二弟,你來給他取個名字,我只希望這個孩子可以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地長大,不求什麼榮華富貴,只求他平安喜樂。”

說完,王玄之就低下頭來,笑眯眯地看著自己的王凝之,“你幫了大哥一次,現在也幫未來的侄兒取個好名字,讓他能像我一樣,命中自有一片福。”

看著王玄之的眼睛,王凝之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大哥對這個孩子的希冀,確實,當年自己是費了心思,幫大哥養好了身體,卻沒有想過,對那個年紀的王玄之來說,恐怕這也是一場驚變。

閉上了眼,王凝之默默地想著,這是琅琊王氏的一個新生命,也是王家人的下一代,更是大哥的孩子,總該是有個好名字的。

腦子裡靈光一閃,王凝之睜開眼,就要說話,但就在此時,一個丫鬟急匆匆地衝過來:“大公子,夫人要生了!”

王凝之發誓,自己這輩子就沒見老大能跑這麼快過,就幾乎是一瞬間,王玄之就已經飛奔了出去。

對視一眼,倆兄弟也趕緊跟上,很快就到了王玄之的小院子外,只見裡頭丫鬟們都是一副急匆匆的樣子,多虧了幾個經驗老道的穩婆,時不時從屋子裡釋出命令。

王玄之已經走了進去,而王凝之則很自覺地臨時承擔起了看院門的責任,安排著徐有福去做好準備,自己將過來的弟弟妹妹們攔在院子外頭,就坐在王肅之平日裡的小板凳上。

很快,王玄之就被趕了出來,只能在院子裡不斷地轉圈圈,王凝之問了一聲,得知確實是要生了,便讓老三抱著小妹再往外頭走點兒,可不要給孩子們帶來些恐懼。

沒多時,王羲之夫婦也到了,得知訊息後,王羲之一腳把王凝之踹起來,自己佔據了小凳子,坐在大門外頭,而郗璿則進了院子,安慰了大兒子幾句,便進了屋子。

一干人都在這兒瞎等著,直到謝道韞出來的時候,衝著大哥點點頭,說道:“放心,一切都好,沒什麼問題。”王玄之才算是能安安靜靜地站一會兒了。

站在老爹旁邊,瞧了一眼遠遠蹲在牆根兒底下的老三,王凝之翻了個白眼,這麼好的機會,不用來跟老爹溝通感情,反而躲得這麼遠,就這腦子,這輩子也別想再出門了。

因為最近老三被禁足在家,和爹孃鬧騰得正歡,但對於郗璿來說,這不過都是些小兒科,用她的話來講,那就是‘老孃生養了你們這麼多孩子,還怕你這些?老老實實的吧,我都不稀得搭理你。’

而瞧著三兒子這幅模樣,老頭子也是懶得搭理他,瞧著王凝之擠眉弄眼,便擺了擺袖子:“你要是喜歡,就也去牆根兒底下蹲著。”

王凝之急忙搖頭,看來只能藉著大侄兒的到來,讓老三得到原諒了。

隱隱約約地,也能聽到裡頭一些叫聲,王凝之走遠些,陪著小妹和幾個孩子聊天,王孟姜睜著一雙大眼睛,好奇地問道:“二哥,小孩子生下來,是不是要叫我姑姑啊?”

王凝之點點頭,“沒錯兒,以後你就是有侄兒的人了,可要有些大人樣子才行。”

王孟姜想了想,很猶豫地說道:“那我把玩具分給他一些好了,也不能都給,不然我就沒得玩了。”

一邊的王操之很是關心小妹,說道:“別擔心,等他懂得玩玩具的時候,你已經長大了,不想玩了。”

王孟姜卻搖頭,義正言辭地說道:“就算不想玩了,二哥以前給我做的小木馬我也不能送人的。”

王凝之很感動:“小妹說的好,不像他們,一長大就不要二哥的東西了。”

王徽之撇撇嘴,“還不是你親自沒收走,都給了小妹?”

回答他的是一記腦崩兒。

紫筆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