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有萬千,人學而有限,故當有選。欲武者當讀秘籍,欲兵者當讀兵法,欲繪者當讀畫典,此方為讀書之道。”

“讀書之始,便當擇書而為,若不擇書而茫讀之,縱遍覽群書,亦不得其道,此乃……”

王凝之輕輕點頭,倒是沒想到謝玄小小年紀,居然就想到了這些,這可和自己平日裡的觀察不同。

又走了兩步,瞧了瞧王獻之的。

和他們不同,王獻之寫字,那一向都是不急不慢,看著就很有老爹那種風采,只不過還達不到那種文采罷了。

“書之意,在聖賢。”

“縱觀史書,兵書,六藝之所有,皆出自聖人,古而論,今以談,諸多事變,唯有聖賢所義,從不未變……”

王凝之咂咂嘴,小兄弟們各個看著不著調,但寫出來的東西,卻各有見地啊,雖然很難說他們是不是為了應付差事故意在這兒混淆是非,但能混的,就比不能混,啥也不會,乾巴巴的強很多。

至於王操之所寫,那就正常多了。

“讀書需刻苦,古有……”

看了一陣子王操之寫的,王凝之總算是放下心來,自己的兄弟裡,還是有個正常人的,不管他是不是真的刻苦,但總算寫出來的,都是正經話。

當然了,對於小妹寫出來那種‘為趣而讀,讀而生趣’之類的話,王凝之是表示贊同的,這才是自己的好妹子,有見地。

但是最後行不行的,還是要看謝道韞的意思啊。

抬起頭瞄了一眼,只見樹下謝道韞就端坐在那裡,手裡捧著杯茶,很是平淡地瞧著幾位弟弟們,好像是一點兒都不著急。

時間一點一點過去,王凝之已經無聊地在旁邊畫起了最新的‘青青草原歷險記’沒辦法,要是不找點兒事情做,那自己怕是又要睡著,到時候絕對會被妻子揪著耳朵拽起來。

王凝之還是對自己在弟弟們面前的形象很重視的,雖然還能有幾分形象,這當然是難說得很了。

王孟姜是第一個交卷子的,把她手裡的文章放在謝道韞前頭的桌面上,很有規矩地行禮,喊了一聲‘先生’在得到謝道韞的同意之後,這才把自己的小凳子扳過來,趴在王凝之身邊瞧他畫畫,時不時低聲問一下那些羊的故事。

王凝之是沒有想到,謝玄居然會是最後一個交文章的人。

看到他得意洋洋地站在那裡,顯得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王凝之就撇撇嘴,對於他那種‘善讀書’的言論,雖然以後會是主流,但現在可未必能行。

果然。

謝道韞很快就看完了所有的文章,對於老六王操之提出了誇獎,並且鼓勵他以後多向四哥王肅之學習。

而對於老五王徽之這種借題發揮,以讀書為由頭,諷刺兄弟們不跟他分享,不給他抄襲的行為,謝道韞給了他一個非常合適的懲罰,那就是從今兒起,每天寫一篇文章,來給兄弟們分享,發揚風格。

看到王徽之臉上的表情,王凝之是費了很大功夫,才憋著沒笑的。

至於王獻之的文章,謝道韞倒是難得誇了兩句,說他小小年紀,倒是也有幾分見解。

對於謝玄,王凝之是沒有想到,這小子就只有前頭寫的是人話,到了後邊,就完全成了自賣自誇,講述自己是如何學兵書,並且棄置其他書籍的。

看到謝道韞罰他抄寫論語,大家都滿意了。

至於小妹的文章,則受到了所有人的誇獎,就算是謝玄和王徽之,也努力擠出個笑容來,恭喜了幾句。

沒法子,二哥臉上的表情已經告訴大家,不恭喜的下場了。

紫筆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