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曲中意(第2/2頁)
章節報錯
想到這裡,小桃紅就把心思重新放回了面前的琴上,打定了主意,今兒一定要一展琴藝,讓這兩口子以後出門也能對人稱讚自己,順便有空了再過來聽。
雖然琴音明顯不同了,但王凝之是沒有時間想的,因為他正在眼巴巴地等著謝道韞的答案。
謝道韞則似乎感受不到丈夫的焦慮,只是把目光放在手裡的茶杯上,好久了才開口,神色相當不渝:“你想給馬文才介紹去軍中?”
王凝之點點頭,“前幾日蘭兒不是給我們來信了麼,給我的信裡說馬太守前些時候向把兒子給彭城那邊介紹過去,可是馬文才拒絕了,打算去最前線。那最前線,要不就是荊州桓溫的地盤,要不就是揚州,豫州,徐州這邊,你爹他們幾個的地方。”
“馬文才想去哪兒?”謝道韞淡淡開口。
“他想去哪兒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若是去了桓溫手下,是個麻煩啊。”王凝之回應,“錢塘,吳郡,吳興,這都是江南士族的地盤,本來他們在張家沒有搭上張道御之後,算是一蹶不振,可若是和桓溫牽上線,那就不一樣了,死灰復燃不說,他們為了得到桓溫的支援,一定會大肆將江南物資輸送,還會在朝廷上說些不該有的。”
“馬文才本身不算什麼,可馬太守一旦和張家合作,加上桓溫,恐怕揚州這一帶,殷浩大人就更加難以支撐了,上次桓溫兵過宣城,就已經逼著他辭官,好不容易起復,本就對揚州掌控不足了,若是這三郡之地再離心離德,恐怕……”
王凝之很無奈,但還是要慢慢講,要是換個別人,當然很好安排,自己能想到的這些,謝道韞自然可以想到,甚至會比自己想的更加全面,對方案和辦法也是盡善盡美,但沒法子,謝道韞對馬文才一向沒有什麼好臉色,這王凝之是清楚的。
就算是當初在錢塘的時候,謝道韞便很是不喜馬文才,不論是下棋,還是論武,都算是教訓了一頓他,而也是因為這些,所以在上次兩人再回書院的時候,馬文才都是離得謝道韞遠遠的。
而去年冬天,在謝家的時候,兩人討論起這些書院學子,謝道韞雖然也認為梁山伯之流,會是個一心為民的好官,不會是個能征善戰的將軍,但也沒有對馬文才有幾分改觀。
用謝道韞的話來說,那就是‘現在看起來馬文才確實適合入軍,可他究竟有幾分本事,還未可知,但就憑他那貪戀戰功,輕功冒進,便知他還需打磨’所以到最後也是保留意見的。
可眼下,要做這事兒,那就必須要她點頭才行,一來王家在軍方勢力微弱,甚少有直接管轄地區,尤其是邊境地帶,自從當年王敦後,王家對軍務,都很少會插手,這片地區,是謝家多執掌,謝奕,謝尚等人來做主官,雖然名義上都屬桓溫統帥,但實際上各自為營。
二來,王凝之可沒打算為了一個馬文才,讓妻子不高興,所以要避免桓溫和江南士族勾連,再加個錢塘太守禍亂揚州,這事兒要處理,但也可以換個方式。
“夫人,你要是實在不喜歡他,那我們也可以用別的方法。”
謝道韞聞言愣了一下,“什麼方法?”
“馬文才想入軍立功,馬太守也想這樣,所以才會有這些麻煩,那如果沒有馬文才這個人了呢?”
謝道韞看向丈夫,見到他的目光越過窗沿,似乎是在看著天邊的月亮,嘴角雖然掛著微笑,可眼中的冰冷,卻和平日裡大不相同。
“你認真的?”謝道韞聲音很輕,心裡卻想到了那時候在錢塘,自己去翠微鎮上的那個晚上,丈夫也是這般神態,只是在那生死之間,他似乎要更加冷漠張狂些。
“自然是認真的,”王凝之回過頭來,眼裡的冰冷消失不見,就彷彿從未出現過,“我是挺欣賞馬文才這種敢想敢做的脾氣,可我沒打算為了他費多少心思。哪怕他真的去了桓溫手下,麻煩也不是處理不了,無非伸手剁手,伸頭砍頭而已。”
“我可不想讓你為了這麼點小事兒費心思,你不喜歡,咱就不管他。”
謝道韞打量了丈夫一眼,嘴角微微一彎,“說的倒是輕巧,我夫君這麼愛重我,生怕我受一點兒不痛快,那我還不得投桃報李?”
“我回去就去給爹爹寫信,不過我可要跟你提前說好,馬文才這個人,我能讓爹爹安排他就不錯了,想真的帶兵統帥,那就看他自己表現了。”
王凝之點點頭,“這是自然,什麼才是好將軍,能打勝仗,這些東西可不是咱們能懂的,就算是看在他也幫我對付過齊王,上次在錢塘也跟我們一起給張道御添堵的份兒上,還他一個情,後面他是能立下戰功,封侯拜相,還是一輩子窩在軍營裡,當個小官兒,跟我們沒關係。”
“說起來,明年也就是最後一年了,你打算什麼時候去書院?”
王凝之整個人的動作都呆滯了一下,然後才幹巴巴地開口:“我還需要去書院?”
謝道韞挑了挑眉:“為什麼不去,你還沒學完呢,今年就已經因為各種事情幾乎都在四處奔波了。明年還不打算去?”
王凝之摸了摸鼻子,略顯尷尬,“這個,你也知道,我這文采斐然,書院裡又沒什麼意思,再說了,讀書都是為了做官,我本就有了官身,何況老爹還是安排我要去做隱士的,讀書實在……”
謝道韞瞪了一眼,“什麼話,凡事有始有終,豈有不去的道理?何況讀書怎麼就是為做官了?讀書明理啊!”
王凝之很無辜地看向她:“我還不夠明理嗎?”
“你倒是說說,你明什麼理了?”
“天大地大,夫人最大!”
謝道韞傻了。
紫筆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