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一出好戲(第2/3頁)
章節報錯
然而,下一秒,祝英臺眼珠子都呆滯了,在那小小的門框邊上,陳子俊右腳磕在門檻上,然後人向後,腳朝前,整個人在即將橫著的時候,陳子俊展現出一個普通夫子沒有的本事。
只見他嘴裡發出一聲短促而激烈的聲音,突然右手探出,按在門框邊,將自己半個身子翻轉過來,左腳重新踏在地上,右腳向前,躬著身子,雙臂撐開,小臂伸出門,兩隻手扣在門邊,很難形容,這樣一個短小的微胖的身體,是怎麼在半空中做出這麼個高難度的動作。
就連馬文才都愣住了,自己習武多年,還沒見過這麼詭異的白鶴亮翅,還是說金雞獨立,還是說這是兩者的結合動作?
然後,陳子俊就這麼靜靜地立在門框上,彷彿一個奇形怪狀的門神,和諸位學子們對視著。
王凝之嘴裡叼著個包子,剛走過來,恰好看見了這一幕,正樂呵呵地欣賞著,就看見祝英臺的目光。
出事兒了,怎麼辦,線上等,挺急的。
聳聳肩,給她回了個眼神,表示這件事情需要回禮,一口嚥下包子,王凝之帶頭鼓起掌來。
‘啪!啪!啪!’
祝英臺眉頭一皺,第一時間就明白了王凝之的意思,嘴角露出一個微笑,也鼓起掌來,其他的學子們不明所以,但也跟著鼓掌了。
陳子俊眼珠子轉了轉,還沒想好,自己是該用哪一種方法來表達憤怒,就看見學子們都在鼓掌,愣了一下,手腳不自覺地放了下來。
“夫子威武!”祝英臺喊了一聲,走上前幾步來,擋在梁山伯面前,雖然她的個頭根本做不到,但也算是頂在最前頭了,“真是沒想到,夫子居然有這般本領,看來平日裡,您不願意教授我們武藝,那也是不想打擊我們。”
“原來,書院裡,第一高手,是陳夫子!”
祝英臺轉過頭,理直氣壯,十分自然,在書院的這大半年裡,她的臉皮厚度,已經有了一個巨大的成長。
“同窗們,大家剛才看清楚了嗎?這才是夫子的厲害之處,武藝高超,卻能瞞得這麼好,根本不讓我們知道,這就是在背後守護著書院的責任!”
看到祝英臺這麼不要臉地吹噓,臉不紅心不跳,別說那些學子們,就連王凝之都忍不住有些被說服,似乎有一個聲音在心底告訴自己,沒錯,陳子俊就是這樣一個謙虛謹慎的武學高手。
學子們就這樣,傻乎乎地跟著她喊了兩句口號,鼓掌個不停。
滿嘴胡言亂語,隨便撒謊的是祝英臺,完全當真,確信了這一點的是陳子俊。
“咳咳,”往前走一步,緩緩抬起一隻手,陳子俊的表情成功地平靜下來,臉上帶著一點微笑,接過了祝英臺的戲份,進入了自己的表演體系。
及時合理地,或者不合理地把各種情況,都能轉換到教育學生上頭,這是一個成功夫子的必修課。
“學子們,我們治學,當然不僅僅在於書本上的知識,一言一行,一草一木,皆是學問,君子六藝且有御,射,便是此理,也就是治學的全面性。”
“只是,我們萬松書院,並不只是要求這些,治學的態度也非常重要,謙虛,謹慎,嚴苛,這都是必須的,不可因為自己的一點點特長,就得意洋洋,妄自尊大,如此一來,豈能再有心思繼續刻苦,潛心研究?”
“當然了,”陳子俊‘呵呵’笑了兩聲,“像我的這點武藝,根本不值一提,我也只是年輕時候,曾經學過幾日,雖然是突飛猛進,骨骼清奇,天賦絕佳,但我志不在此,與學習聖賢之道,幫扶江山社稷,拯救黎民百姓相比,學武,更多是為了強身健體而已。”
“至於我年輕時候,幾次行俠仗義,在江南一帶,被人口口相傳的故事,你們大可不必讚歎,我也不會告訴你們的,因為和教書育人,把你們培養成才比起來,那都不算什麼,我是個夫子,不是個俠客。”
“正如我所言,如今你們,都是學子,不是朝臣,也不是將軍,所以你們的心思,一定要放在學習上,人在書院,心向聖賢。”
一甩衣袖,將剛才因為翻騰導致的皺痕都甩掉,陳子俊又往前走了兩步,氣宇軒昂,中氣十足:“學子們,夫子我的一片苦心,你們可明白了?”
……
“我就很好奇,你這麼昧著良心說話,就不怕天打雷劈嗎?”
還是那個熟悉的牆頭,只是這一次,趴在牆頭的,是王凝之。
祝英臺的小院子裡頭,是一股很詭異的氣氛,梁山伯似乎有些懊惱,又有點遺憾,今天難得,手裡沒有握著自己心愛的治水方略,祝英臺則心有餘悸地捧著一杯茶,茶涼了都沒反應,在安慰著梁山伯。
至於牆角蹲著那個傻樂的荀巨伯,目前沒有人顧得上他,就由著他傻樂好了。
“你懂什麼,大丈夫能屈能伸,誰會去吃眼前虧。”祝英臺沒好氣地回了一聲,恨恨地把茶杯按在桌上。
按照她的風格,是絕對不會跟一個陳夫子低頭的,更別說還這麼厚著臉皮去誇他,但是沒法子,梁山伯還是要入朝為官的,得罪了夫子,沒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