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都是些沒良心的(第2/3頁)
章節報錯
“哈哈哈哈,好,便依你!快來,坐下慢慢聊。”司馬昱笑呵呵地坐上首位,與各家前來拜見的人相互問候。
“伯遠,叔平,你二人倒是悠閒啊?一個不去陪娘子,一個不去陪未來的娘子?”司馬道生緩緩走來,笑呵呵地開口。
“延長,”王玄之回答,“年節前幾次聚會,都不邀我,現下里來套近乎了?”
“哎呦,伯遠兄,”司馬道生一副很委屈的樣子,說道,“你入境是會稽長史,整日裡大事小事兒的忙個不停,我們這些老兄弟,哪兒敢麻煩你呢?”
走近一步,司馬道生眨眨眼,“可別說做兄弟的不關照你,我跟你說啊,我都已經給你的孩子,準備好禮物了,到時候保準讓你大吃一驚。”
王玄之微微一笑,“延長有心了。”
“好說,好說,”司馬道生也坐在旁邊,抬眼瞧了瞧,“嘖嘖,今年父王的興致是真好啊,如此多的燈籠,數不清的燈謎,看來是要一考會稽眾才子了。叔平啊,準備好嗎?”
王凝之‘啊’了一聲,疑惑地問道:“這跟我還有關係的?我可不是個才子,王爺很清楚的啊。”
“那可未必,我父王現在對你可是讚不絕口,覺得你絕對是個好苗子,今兒這燈市,街坊,說不定都是想給你個機會。”司馬道生笑了兩聲。
王凝之隨著笑笑,看到大哥的眼神,輕輕點頭,司馬道生這是特意過來,與自己說這幾句話的,既然是王爺要看自己的本事,還提前說了,那就是說,等下自己想找個由頭不參與,怕是都難。
“眾位,”司馬昱開口了,“年前宣城之事,大家想必都有所耳聞了,今兒我趁著上元佳節,舉辦這場宴會,也是為了慶賀,同時給逸少父子請功,宣城事後,我歸於建康,朝中大人們,都對逸少父子讚不絕口,就連太后與陛下,都甚是喜悅,太后還託我傳話給逸少,直言琅琊王氏,國之棟樑。自元帝起,琅琊王氏便是我司馬氏最好的支柱,皇室必與琅琊王氏共進退,一如曾經,及至萬年。”
“恭喜了,王大人!”
“逸少果然好風采!琅琊王氏,不減當年啊!”
“我就知道,陛下與太后,那是相當器重王大人的!”
“王大人平日裡不顯山不露水,不慕名利,卻會在朝廷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真乃我輩楷模!”
“王大人教子才是一絕,王伯遠君子之風,管理會稽事務已經快一年了,毫無紕漏,王叔平如今又立了功,琅琊王氏,人才濟濟啊!”
“當飲!”
眾人恭維起來,也不知其中有幾人真心,幾人假意。
喧鬧聲隨著司馬昱再次開口,而停止了。
“各位,你們說的不錯,這次宣城之事,太后還親口向我詢問叔平之事,認為這是個可造之材,不過我也很清楚,對叔平的將來,逸少自由安排,我也不會多此一舉了,”司馬昱笑呵呵地說道,“今兒說白了,就是慶祝這上元佳節,望我大晉國泰民安,風調雨順,諸位,且隨我共飲一杯!”
清酒入肚,王凝之皺了皺眉,司馬昱這是要以退為進?還是另有後手?
“這次的事情,讓我突然明白了一個道理,”坐下之後,司馬昱笑得開心,說道:“那就是要給年輕人機會,我們這些老傢伙,總是把事情大包大攬,未必就是好事兒,明年選品上士,雖不是我管,但我卻也很感興趣。”
這話一出口,在場之人,幾乎都屏住了呼吸,這可是會稽王,如今在朝中,太后和陛下最為倚重之人,皇族的代表,那句不歸他管,不過是戲言而已,選品定狀,確實有大小中正官來做,可這各州大中正,那不都是朝廷定下的嗎?就像揚州大中正王卓然,可不就是太后選定?
若是有司馬昱衷心之才,還愁拿不了一官半職?
“今兒不僅是我在,各個世族皆有尊長,會稽之許多官員,我也邀請而來,便是便是讓各位看看,如今年輕人的風貌。”司馬昱倒是對這種注目很習慣,淡淡說道。
“你們且瞧著,今夜在此處之燈,幾乎樣樣都有不同之燈謎,有簡有難,有書有畫,各家子弟,我都不算陌生,知道你們平日裡,多是才思敏捷之人,今兒大家不妨看看。”
“當然了,這些燈謎裡,有許多是往年所有,也有些是仿照而作,給孩子們圖一樂便是。”
“此外,我這裡準備了些小燈,每人都可拿一盞,自己出題,以為燈謎,題材,形式,並無約束,可以詩詞為題,亦可以書畫為題,景,物,人,事皆可為謎底,從無所矩,樂得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