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新年新氣象(第2/3頁)
章節報錯
王羲之義正言辭,還打算再教訓幾句,卻被郗璿眼神制止,這才想起來是正月初一,又瞪了一眼二兒子,希望用眼神讓他小心些,最後不情不願地說了句,“新年伊始,願你學有所成。”
王凝之滿心不爽,直到老爹也嚴厲批評了老五老七,這才高興起來。
丫鬟們端著盤子,依次進入,這就開始了折磨時刻。
有一說一,椒柏酒、桃木湯、屠蘇酒、膠牙餳、五辛盤、敷於散、卻鬼丸、這些東西,是著實不好食用,等到這一堆下了肚,最後那個雞蛋都會感覺變味兒了。
椒柏酒,是用花椒和柏枝泡的酒。桃湯,則是用桃樹皮煮的水。據說這椒,乃是玉衡星精,服用下去,人身輕耐老,柏為仙藥,桃則是五行的精華,能夠鎮壓邪氣。
屠蘇酒則是一種藥酒,傳說是華佗的配方,服下去可以保四時安泰。
至於膠牙餳,就是麥芽糖,吃了會粘牙,這個東西,其一當作貢品用來祭祖,其二就是現在要吃,算是唯一一點正常人吃的東西了。
至於五辛盤,那就更不必說了,薤、蒜、韭、蔥和胡荽,混合而為料,製成的餅,這多種味道混雜在一起,那叫一個回味無窮。取名五辛,就是說它吃下去,嘴裡會有很重的味道。
敷於散、卻鬼丸,長得像粽子,味道也像粽子,但屬於惡毒版本,吃下去像魔鬼,最後再加上一個雞蛋,王凝之用了十幾年的功夫,都沒想明白,這些東西下了肚,究竟是驅鬼,還是召鬼。
不過所幸老爹和老孃,多少還講點理,不必以藥酒抹身,否則這寒冬天氣裡,簡直要了小命。
不過這一系列苦命的事情,也有一個小驚喜,那就是必飲酒次第,從小起。
於是,在大家各自不同,或同情,或悲傷的目光中,王孟姜苦著小臉,第一個走上前去。
輪到王徽之的時候,他就突然捂著肚子,叫了一聲:“爹!娘!我腹部驟痛,難以忍耐,請容兒子先去躺一會兒,吃些藥,晚點兒再來伺候。”
“站住!”郗璿喊了一聲,“老五,你既然不舒服,就過來娘這裡,娘來照料著你,新年第一天,就身體難受,必然是有邪祟上身,今日椒酒,桃湯,你都要多飲一些,正好去去邪氣!”
谷王徽之張大了嘴,試了好幾次,才發出音來:“娘,這就不用了,我突然就不疼了。”
“我告訴過你,你這些把戲,那都是你二哥玩剩下的,我被騙過一次,還能被騙第二次?”郗璿冷笑。
王凝之看著五弟那憂傷委屈的眼神,也不知道該說點什麼,只能用鼓勵而同情的目光凝視著他。
不過王徽之大概是會錯意了,在感覺到王凝之這是幸災樂禍後,悲憤地端起椒酒,一飲而盡,頗有些大丈夫一去不回頭的風骨。
這邊兄弟們輪番折磨,外頭,桃仙木已經掛好。
傳說,東海里面有座桃都山,山上有顆大桃樹,有三千里那麼大,上面有一隻金雞,天亮就會叫。桃樹下面住著兩位神仙,一個叫神荼,一個叫鬱壘;他們倆手裡拿著蘆葦編的繩索,到處捕殺不詳的鬼怪。所以用桃木,刻上兩個神明的名字“荼”和“壘”,掛在門外面驅邪,謂之桃符。
而作為敬道尊仙的老爹王羲之,每年都會親手雕刻,還非常自豪地將這一本領傳給了兒子們。
不過這件事情,與王凝之無關,當年還很幼小,天真無邪的王凝之曾問了一聲:“爹,你是怕我們以後吃不上飯,所以傳點兒手藝活?”之後,就被踢出了刻桃符小隊伍。
日至中央。
“帖畫雞戶上,懸葦索於其上,插桃符其傍,百鬼畏之。”
王羲之笑呵呵地把畫有雞的紙貼到門上,又指揮著僕役在雞的上方懸掛蘆葦編繩,在門旁插桃符,“驅鬼辟邪,以桃木為佳,你們可記住了?”
“記住了。”回答他的是,孩子們真誠而有些無奈的聲音。
王凝之是很不能理解的,為什麼老爹就這麼喜歡教育這些事情,從小到大,沒有一年缺過,就算是道教‘居不可無桃’以表吉祥,平安,長壽,那也不至於這麼沾沾自喜吧,好像這是他發明的一樣。
不過這種話,心裡說說就是了,要是被老爹知道了,一頓胖揍那是躲不過去的。
“聞琴知雅意,落榻無人省。今日午飯後,你們都來園中,我會親自教你們撫琴,盼你們能多識雅趣,勿要只知嬉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