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兄弟情深(第1/3頁)
章節報錯
雨沒有下,氣氛不太融洽。
“夫人,你可別忘了,這是王凝之,”似乎是在提醒郗璿,又似乎是在提醒自己,王羲之板著臉,說道:“王凝之,休要誆騙你母親!”
“我已經收到兄長的信了,你一進書院,就毆打同窗學子,就連束脩,都只交了一兩金,還講什麼歪理,在那裡讓陳夫子下不來臺。”
聽到這句話,郗璿似乎也想起來什麼,臉色難看幾分,眼神銳利起來:“我記得是,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束脩乃以表心意,何曾以金量學問?”
“王凝之,這是你作的詩對吧?”
王凝之臉上的笑容僵硬了些,心裡暗罵,這個王遷之怎麼回事,就像個小學生一樣,還背後告狀的?
還有沒有點山長的譜了?
不過這些都不重要,眼前這兩人才是大難題,王羲之其實還好,他本就是個狂放的性子,如果自己不是他兒子,說不得他還會讚揚一聲呢。
問題在老孃這裡,郗璿可是個厲害性子,而且相當尊師重道,作為郗鑑的女兒,發作起來,就算是王羲之,那也只能哄著。
本來打算哭訴一番就混過去的,有什麼事兒慢慢說,結果現在只能找個趕緊找個藉口了。
“爹,娘,話不是這麼說的,你們不能只聽信一面之詞……”
“閉嘴!兄長執掌萬松書院多年,向來是公正嚴明,即使在整個揚州,都向有賢名,豈會因你妄言?”
“夫君,”郗璿開了口,阻止了王羲之,又轉向王凝之,“娘給你這個機會,你來說。”
“爹,娘。”王凝之站了起來,拱手行禮,“請聽兒子一言。”
“山長自然不會因為這麼一點事情就與父親撒謊,他所言句句真實,但是,山長了解到的,畢竟只是他看見的,並非是完整的,就像我以前總喜歡弄些小玩意兒,同一件東西,七弟喜歡,六弟卻覺得無甚意趣,便是這個道理。”
“先說一進書院,就毆打學子這件事情,山長當時並不在場,所言也都是聽夫子們所說罷了,當日,我上山之時,已經有幾個學子正在動手了,卻不是那種年輕人口角打架,而是大家以武會友。”
“當然,”似乎知道王羲之要說的話,王凝之搶先一步,“父親可能覺得,都是去書院讀書的學子,便是要交朋友,也是以文會友,豈會以武會友?”
“這便要說到這文武之事,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這自然不需我再多言,我要說的是,書院裡,不同於平日我們和其他家族聚會,彈唱,詩文相和,這種場合動武,當然不雅,再有就是,畢竟這些聚會,多有女眷在場,自然是不能動武的。”
“但書院弟子,均為男子,且大家年輕氣盛,血氣方剛,能動手,片刻之間,便見高下之事,又何須坐而論道?當然了,也不是人人都參與,只是我們幾個本就對武道有所喜愛者切磋罷了。”
“父親想必該聽過前些日子,錢塘馬文才的事情了?”
王羲之微微點頭,卻不說話,這也是他很不爽的一點,王凝之與人打架就去,只要能打贏,就是好的,可偏偏他人就在錢塘,卻被書院裡一個同窗給搶了風頭,作為父親,當然是不爽的。
雖然並不想要王凝之出現在朝局中,但畢竟是當父親的,能看見兒子有本事,誰不喜歡?
“馬文才,我,都算是書院裡常切磋的朋友了,關係很好,當日除了我們,還有一個王藍田,那更是我們書院裡最受歡迎之人。”
“至於一兩金,”王凝之迅速轉移話題,“我是誰,我是琅琊王氏之人,便是去虛心求學,也不能泯然眾人,自然要讓他們明白,我與其他人之不同,僅此而已。”
“所以,你是在故意賣弄學問?”王羲之神色有些不對勁了。
王凝之急忙擺手,他當然是知道,自己老爹一向以淡泊名利為榮,要是自己去顯擺,一定會讓老爹趁機教育的。
“當然不是,我身為王家人,自然明白我們琅琊王氏的清高,但是父親,我畢竟年輕,還達不到您的那種境界,不以外物為喜怒之意,您要給我時間,慢慢進步。”
“我看你根本就沒想進步!”王羲之‘哼’了一聲,雖然言辭不見溫和,神色卻輕鬆了些。
王凝之也鬆了口氣,還是老話說得好,伸手不打笑臉人,自己這麼吹捧老爹,他總不能發脾氣吧?
“快些用早飯,我已經讓家裡給你準備好了,然後沐浴,好好休息,等晚點再來。”郗璿也站了起來,拍了拍王凝之的肩膀,一邊推他出門,還在王凝之耳邊輕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