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可樂洛姆之圍(下)(第2/2頁)
章節報錯
斥侯將多國聯軍這個軍情飛馬稟報邪苴隆,邪苴隆在馬背上仰頭大笑,說,果然不出吾之所料。
眾將士擔憂地說,如此一來,我們與楚哪蒙國守兵不能形成裡應外合之勢,如何是好?
邪苴隆笑著說,我正想在可樂洛姆城外煮一大鍋粥,感謝多國聯軍總指揮成全鄙人。
說著,邪苴隆左手將斯去神角送到嘴邊,沽尼篤糾哺,隨口吹奏出一曲優雅動聽的斯去神曲。
一時間,在萬軍之中,這首悅耳的斯去神曲,如一條清澈的泉水,在千軍萬馬的戰場中潺潺流淌,在青銅兵器的叢林中潺潺流淌,像最柔軟的輕紗,像最飄緲的春霧。這種優雅的斯去神曲,不是蘆笙演奏的效果,也不是口弦演奏的效果,不是古箏演奏的效果,也不是琵琶演奏的效果……事實上,凡是人世間的所有樂器,都不能演奏出斯去神曲的效果。因為,斯去神角,乃是用遠古開天闢地之時天庭神獸獨角獸的角製造。
斯去神曲對平常人來說,就是動聽的音樂,而對九支天兵來說,則是軍事命令,是各路兵馬怎樣行動的指令。九支天兵之所以所向披靡,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種軍事命令的傳播方式,不會洩露秘密。再加上天兵本身具有的極其強大的作戰能力,所以百戰百勝。
邪苴隆一曲終了,又接著頌念《罵孜數》,遠古洪荒的神咒,怪異的發音,怪異的節奏,又像一條神秘的黑色之水,在千軍萬馬的戰場中潺潺流淌,在青銅兵器的叢林中潺潺流淌。這種神咒之音與斯去神曲珠聯璧合,一旦發出,天兵則聞號令而動,舉凡攻城掠地,無不立時奏效。
邪苴隆在益那大地縱橫馳騁攻無不克的軍事風采與戰爭神話,再次在楚哪蒙國都城可樂洛姆之外重現。
因為多國聯軍接到總指揮的命令,重點是防守可樂洛姆城東南西北四個通道,所以,當益那大軍在多國聯軍的佈防範圍內忽東忽西、忽南忽北地運動時,多國聯軍總指揮接到情報之後哈哈大笑,說,益那邪苴隆,如此用兵,草包一個。他在益那取得那些戰果,純屬偶然呀,純屬偶然!
副總指揮說,邪苴隆如此用兵,他那九支所謂的天兵就成為徹頭徹尾的無頭蒼蠅了嘛。
另一個副總指揮也笑著說,邪苴隆能夠收復幾座益那城池,純屬僥倖。
又一個副總指揮說,瞎貓兒碰到死耗子之事,自古從來有,今年特別多!
多國聯軍總指揮忍住發笑的衝動,一本正經地說,傳令:只要益那援軍不進入可樂洛姆城,他們在城外方圓數十里之地運動,就隨他去吧,不要管球他!
待傳令兵把這道命令傳下去,多國聯軍總指揮突然恍然大悟地說,諸位,你們說,為什麼邪苴隆如此用兵?
幾個副總指揮異口同聲地說,那小子乳臭未乾,瞎指揮罷。
總指揮高深莫測地說,錯,你們全部錯。邪苴隆這小子玩的這一招,我用四個字概括,叫做:虛與委蛇。你們想,楚哪蒙國請益那邪苴隆帶兵到此援助,邪苴隆不來吧,人情大於王法,他也得罪不起楚哪蒙國,來吧,要是益那援兵與多國聯軍拼命,所謂殺敵一千,自損八百,邪苴隆當然不會這麼傻瓜。所以,權衡利弊之後,邪苴隆採取這種遊而不擊的戰術,假裝在可樂洛姆外圍轉他幾圈,然後,鳴金收兵,打道回府。這樣一來,兩全其美,又不得罪楚哪蒙國,又儲存自己的軍事實力,邪苴隆這小子何樂而不為?本來嘛,我就說,邪苴隆老虎扮豬,一定有他的道理嘛。
幾個副總指揮恍然大悟地說,噢,還是總指揮看問題入木三分,哈哈,邪苴隆再高明,還是瞞不過總指揮。
總指揮假裝低調地說,邪苴隆這小子玩的這點小腦髓,在我面前,他還是太嫩了點。哼,他想儲存軍事實力,我們難道就不想儲存軍事實力?我們就讓益那援軍在可樂洛姆城外轉幾個圈子嘛,待邪苴隆打道回府,我們再一鼓作氣,拿下可樂洛姆。
幾個副總指揮異口同聲地說,總指揮高明!
且說邪苴隆騎著高頭大馬,左手拿著那隻著名的斯去神角,右手拿著那本著名的罵孜數兵書,一會兒吹奏一支悠揚的斯去神曲,一會兒頌念一段遠古洪荒的神咒,指揮著九支天兵,在可樂洛姆城外方圓數十里的範圍內,忽東忽西,忽南忽北,神出鬼沒,進行運動。正當多國聯軍接到總指揮的命令,不要管他益那援軍時,益那九支天兵已經摸清多國聯軍的所有軍事駐防情況,並且對症下藥,制定出分割包圍各個擊破的具體作戰方案。
數日之後,邪苴隆就開始實施這個作戰方案,九支天兵忽分忽合,嚴格按照作戰方案,繞山繞水,環山環水,遠山近水,近山遠水,山戰加水戰,林戰加巖戰,鷹戰加虎戰,火戰加石戰……
僅僅三天三夜之內,九支天兵就把那些相互獨立的多國聯軍駐兵消滅過半。這簡直匪夷所思。戰爭神話。
多國聯軍總指揮連續不斷接到慘敗的軍情報告時,跌坐在虎皮椅子上,唉聲嘆氣地說,他媽的,老子還以為邪苴隆這小子虛與委蛇老虎扮豬,他還來真的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