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飯,韓松林在廠裡面解決的,因為他沒有碗筷,所以用柳小梅的。還好柳小梅有準備多餘碗筷,不然韓松林還真的不知道用啥。

食堂也有碗筷的,有的時候,來拉貨和送貨的司機也會在食堂裡面吃飯。

韓松林倒是沒有說,要司機交錢才能夠吃,這個倒是真的沒有。

他們要在食堂吃飯的話,就給他們飯票,有飯票就可以吃飯。

福樂酒業各種規矩什麼的,還是挺多的;實際上,越是正規的企業,那各種的條條框框就越多。

反而那些小企業,自由度相當高;自由度,不可控的同時,也意味著創新能力強。

小企業發展成為大企業,那麼各種制度什麼的,也是會被迅速的建立起來。

因為管五十個人,和管一百個人,完全是不同的概念。

五十個人,作為老闆的話,這完全能夠管得過來。

可一百人呢?

這個時候,可就不是靠老闆一個人管,而由制度來管理。

韓松林接手酒廠之後,就很強調製度建設這一塊。

也在不斷的對各項制度這塊進行完善。

光是有制度不行啊,還得要人執行。

辦公室這邊,就是經常的說組織下面的員工進行學習。

工人們嘛,主要就是學習生產製度,生產製度包括了具體的生產操作,衛生,安全,消防,員工權益等等方面。

福樂酒業在員工權益這塊,是相當注重的。

韓松林自身也不想要說做一個周扒皮式的老闆。

員工權益這塊,主要是員工的假期,每週有一天的假期。當然,這假期的話,是員工交叉輪休。

每個月27號的時候,就得要報下個月的假期安排。

也可以進行調休,但是調休得要經過班組長同意,車間主任簽字,生產廠長簽字再到人力那邊進行備案。

說實話,在九十年代的工廠裡面,如此管理的企業,很少!

誰不是說,打個招呼今天不來上班了就不來了。

福樂酒業的話,員工無假單的話,那就算曠工,曠工一天扣除三倍當日工資。

連續曠工三天,就做開除處理。

除了每週的假期之外,福樂酒業還有年假,滿半年時間可以休五天的年假;滿一年的話,那自然就能夠休十天時間。

婚假,喪假這些,那也是有的。

今天食堂的菜是白菜粉條,這說實話,整得還是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