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8章 大魚計劃(第1/2頁)
章節報錯
星飛工業想要研發超大型飛機的計劃,並沒有在內部形共識。
此項計劃現在只不過還處於一個動議階段,主要是研發人員對這個計劃表現出來了很高的興趣,並且還做了一份詳細的研發報告上來。
《大魚研究計劃書》
俗稱之為“大魚計劃”。
這名字吧,取自於莊子的《逍遙遊》:南冥有魚,其名為鯤。
之前的時候,星飛工業已經有了一個“鯤鵬”,要是再取這名字的話,感覺就不太好。
所以就叫“大魚計劃”。
沒點文化的人,還真的搞不懂這計劃到底做什麼的。
外國人知道星飛工業有這麼一個計劃,可能都很懵圈,你這明明是航空製造企業,和水又是有什麼關係?
從技術角度上面來說,星飛工業現在已經有實力來做這個事情。
研發新飛機,自然不是說一張嘴就開始的。
新飛機的研發將會涉及到很多的問題,首先一個,經費怎麼來?
一款新飛機的研發經費以億為單位,少則十幾億搞定,多則幾十億,甚至上百億。
即使研發出來,這飛機的商用前景,並不是那麼好。
應用範圍太窄了。
為什麼全世界就剩下一架安225了。
米國為什麼就沒有研發一款這樣子的大飛機呢?
已經不存在的那個國家,當時研究安225根本就沒有考慮過經濟效益之類的東西。
就是想著,自己得要搞一個世界上都無與倫比的飛機,以來證明自己的實力。
星飛工業內部爭論不下,這個事情就只能夠由韓松林來決定。
韓松林也不由的撓頭,目光看向孫志行。
作為星飛工業的當家人,孫志行乾得很不錯。
星飛工業這些年能夠如此快速的發展,有著星海集團在資金和人才以及技術上面的支援緣故,可沒有一名合格的管理者,也不行。
畢竟韓松林也並不擅長企業管理。
“老孫,你怎麼看?”
孫志行摸了摸頭髮,做星飛工業的總經理,也是很有壓力的。
當年的一頭烏髮,現在也已白髮生。
航空工業屬於人類工業的高階,而高階工業一向都屬於歐美企業的自留地。
星飛工業靠著星海集團的工業產業體系以及自身不斷的努力做技術研發,算是在全球航空市場上面站住了腳跟。
憑藉著價格優勢,星飛工業在第三世界國家的航空市場當中已經佔據到了優勢地位。
並且現在,還向著更高一級市場不斷推進當中。
星飛工業也順利的成長為全球排名第三位的民航飛機制造企業。
作為航空企業來講,星飛工業也進入到全球前十名。
星飛工業的崛起,對於桑巴航空工業和龐巴迪工業來講,就並不是什麼太好的訊息。
星飛工業知道在大飛機上面沒法面對波音和空客,可在支線客機領域,卻大肆的出擊。
桑巴航空工業首先遭重,飛機銷量大幅度下降,也影響到了其利潤。
利潤減少的情況下,那麼自然就影響到其研發投入。
研發投入減少,新產品長時間出不來,自然又是影響銷售。
整個都惡性迴圈了。
作為上市公司,桑巴航空工業能夠從股市上融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