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得要受精雞蛋才行。

可是,雞蛋在研究上面,還有另外的意義。

因為在孵小雞的過程當中,雞蛋本身承擔起來了一項功能。

在哺乳動物需要子宮來承擔的功能。

人造了一個“雞蛋”來孵小雞。

當然了,這裡主要造的蛋清,蛋黃是卵細胞,在基因技術上面,現在可還不強。

在實驗室當中,成功的用人造“雞蛋”孵出了小雞。

之後,自然就是挑戰更高難度。

用人造子宮來孕育哺乳動物的受精卵細胞。

在整個實驗的過程當中,觀測到了相當多的資料。

這些都是之前的時候,人類從來都不知道的。

我們知道整個孕育的過程,可我們沒有直觀的影像資料來紀錄這個過程。

實驗室中,一排排立著的罐子,那就是人造子宮實驗裝置了。

裡面還有著正在孕育的猴子。

是的,這個是以猴子作為實驗生物來進行的。

猴子和人在基因上面有著太高的相似性。

如此高的基因相似性,不得不讓科學界覺得,人類真的從猿猴進化而來。

雖然很多人不想要承認,可事實就如此。

或者不是進化,可能被外星人動了下手腳也不一定。

韓松林開玩笑的說道:“我這感覺有些進入到某個邪惡實驗室的感覺!”

“那也是老闆你支援的邪惡實驗室!”

人工子宮這個研究專案,對外宣傳得不多。

之前的時候,就是在孵小雞成功之後,發表了論文。

即使如此,也引起了相當大的轟動。

不少人覺得,花費鉅額的資金去研究怎麼孵小雞,還不如研究點別的。

孵小雞,用得著研究嗎?

母雞下蛋後,不就能夠自己孵了嘛。

可聰明人卻是看到了,這想要幹什麼。

整個研究的目標,是人類在未來不用藉助母體來孕育生命。

父母就是卵細胞和精子的提供者,其他的就和他們沒有關係了。

如果人類在未來有一天真的能夠殖民外星系,那麼這項技術將會讓人類快速的充實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