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說扶持國產電影什麼的,韓松林就沒有說了。

國產電影的崛起,這是註定的事情。

這點,韓松林很堅信。

文化自信起來了,再看歐美的電影作品,就發覺總是覺得有問題。

之後,接觸影視公司的事情,由姚森去。

韓松林還是希望,這些影視公司能夠拍攝出來更多優秀的作品。

“私人影院的發展情況如何?”

韓松林和姚森此時正在京城的華文電影院,華文電影院在京城有四家電影院,全部都規模比較的龐大。

最為重要的一點,電影院全部都是獨棟建築的形勢。

除了提供傳統類別的電影院服務,還提供類似VIP類的服務。

比如說,小包間。

這種小包間影院,隱私性比較好,特別適合朋友和家人一起來聚會、慶生之類的活動。

就像是,平時的時候聚個餐之後,一群人跑去KTV唱歌,現在也可以來私人影院來看上一場電影。

因為都朋友,所以可以邊看看討論,那氛圍感很不錯的。

華文院線的私人影院提供最新的院線電影。

不想看正在上映的院線電影,沒有關係,還可以看老電影嘛。

版權什麼的,華文院線都有。

這種私人影院,提供各種飲料,水果還有零食等。

當然在價格上面,稍稍貴了一點。

說白了,私人影院就為了搶KTV、卡拉OK這類地方的生意。

唱歌?

並不是所有人都喜歡唱歌,有的人,就喜歡安安靜靜的看看電影。

私人影院服務出來之後,還挺受歡迎的。

此時的社會消費主力已經成為了80後,作為在改革開放當中成長起來的一代人,最為大的感受就是日子一天天的在變好。

相比起之前的幾代人來說,80後更加的敢消費。

姚森:“現在主要在四個一線大城市之中試行,效果還真的挺不錯的。已經準備將這種模式推廣到更多經濟發達的城市之中。”

私人影院這種觀影模式,肯定不能夠在小縣城裡面搞。

必須得要在經濟發達,最好是年輕人多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