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6章(第1/3頁)
章節報錯
星海特鋼新廠建立之後,星海特鋼的效益就變得極其好,在生產量上面也來到了七百萬噸的規模。在生產規模上面,星海特鋼並沒有說擴大。
剛剛開始的時候,星海特鋼的設計年產量是六百萬噸,至於說多出來的百萬噸,這個是因為星海特鋼不斷的進行技術改造而來的。
最佳化生產流程,改進生產工藝,以及提升生產裝置。
做了這三個方面的事情之後,星海特鋼的產能提升,生產成本也迅速的下降。
星海特鋼的大煙囪冒著白煙,那可不是什麼在排放廢氣之類的,那是水蒸氣。
煙氣脫硫脫硝裝置,鋼鐵廠一般採用溼法脫硫脫硝,從而產生大量的水蒸氣。
靠近長江邊上,自然不用擔心缺水問題。
“能耗上面,在國內來說,我們是最低的,生產一噸鋼消耗標準煤650kg。”
650kg/噸鋼!
韓松林好奇問道:“國內其他鋼鐵企業呢?”
“綜合消耗是761,幾家大的鋼鐵廠是705。”
“國外呢?”
好像並沒有低上多少啊!
韓松林可記得,國外鍊鋼在能耗上面可比華國要低上很多。
在鋼鐵行業,華國的鋼鐵企業在生產技術上面還真的比不上人家。
“580!”
韓松林笑道:“看樣子,我們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嘛。”
陳棟跟著也是笑了。
“現在國家也在不斷的強調降耗提效,在環保上面,我們是有責任的。”
韓松林對於地球變暖是人類活動造成的,還是本身地球就又進入到一個變暖期,他反正也沒有搞明白。
科學界現在對此也爭論不休。
無論事實到底怎麼樣,技術進步那肯定是好事。
節能減排總是對的。
降低能耗,不就是節約生產成本。
讓技術更好的企業存活下來繼續發展,那些技術不行的企業,就直接的關停。
強制性的讓企業不斷的走在技術進步的道路上。
陳棟對此自然也瞭解:“老闆放心,在對人類做貢獻這個事情上面,我們責無旁貸。”
韓松林:“你們有這個認知就好。”
韓松林來到星海特鋼這邊,自然得要去生產一線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