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的吃住都包了,走的時候,還給他們準備上點小禮品什麼的。”

小禮品!

朱向萍有些糾結了,這給記者準備點什麼禮品呢?

蜀川的土特產?

或者說,直接包個紅包?

好像包紅包不太怎麼的好,這樣子會不會顯得有些太那什麼了。

“嗯,那我這就叫人去準備。”朱向萍一時之間沒有想好到底送什麼小禮品,那就讓手下人去想。

秘書室裡面,又不是說沒有能夠分擔的人。

今年星辰院士的評選還並沒有出來,有資格進行評選的人,有六十七人。

這六十七人都是在去年,做出了重大研究成績的大師3階的人。

整個星海集團內,大師階銜的人總共有超過兩千人。

而大師3階就不到三百人。

三百人當中在去年的時候做出了重大研究成果和技術突破的,就六十七人。

說實話,這六十七人當中,韓松林也不知道到底能夠有多少人能夠順利的晉升成功。

想要成為星辰院士,必須得要有半數星辰院士同意才行。

成為星辰院士之後,就不會再有降階之憂了。

星辰院士的收入構成主要來自於五個部分:基本工資、補貼、績效、成果獎金、技術分紅。

基本工資就不說了。

補貼就教學補貼,在星辰大學內上課,有補貼的。

績效分數關係著每年的年終獎。

成果獎金就是出了研究成果之後,會有一筆獎金。

看成果的重要性,反正越是重要的研究成果,那獎金就是越重。

也可以搞積小成多。

技術分紅就不用說了,成果商業轉化成功之後,會有三年期利潤分紅。

不僅僅星辰院士的收入構成如此,整個星海集團的研發人員的收入構成都這樣。

反正能夠搞出來成果,那肯定就有肉吃。

搞不出來成果,那就就拿基本工資,星海集團耐心還挺高的,有些人兩三年都不出成果,也可以先給養著來看。

確定不行了,星海集團會進行一些調整。

降階,那就成為了很基本的操作。

雖然星海集團的基本工資都比國內其他研究所的高,可能夠賺更多的錢,為什麼要拿基本工資?

有能力的人,都不會甘心的。

在設計收入的時候,已經考慮到人性了。

就為了激勵研發人員的研究熱情。

今年對於外部院士的晉升,採用了兩種方式,邀請和推薦。

邀請是星辰院主動邀請某人來參加晉升流程,推薦就是由各家研究機構或者企業單位推薦人來參加晉升流程。

另外還有一種方式,那就是由首席科學家提名某人(提名的人,可以是內部人員),透過星辰院的掌院會議評議之後,就可以不透過全體星辰院士過半數同意,就能夠直接晉升。

反正無論怎麼樣,想要晉升,都是得要看能力和成果才行。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