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2001年7月底,我國行動電話使用者達1.206億戶,超越米國(1.201戶)居世界第一。而到了十年後,手機使用者將會達到12億之多!

整個市場急速的擴大!

也就是說,每年平均會新增一個億的使用者,這無疑是巨大的市場,超級超級巨大的市場。

星達科技現在整個生產線直接全力的進行開動來生產xdk所需晶片,半點都不進行停歇。

當然了,星達科技自然不僅僅甘心生產xdk晶片,說實話,xdk晶片在技術要求上面並不算多麼的高。

星達科技在晶片製程工藝上面,已經達到了0.18微米(180奈米),比起國際上最先進的製程工藝0.13微米差距也是不大。

在光刻機的研發上面,星辰院微電子研究院在申城成立了一家微電子裝備公司。

申城微電子裝備公司,這家公司專門研究光刻機的。

申微自從成立之後,就開始投入巨資進行研發,先後的接收了國內之前光刻機的研究團隊來進行整合。

然後在大學內,大肆的招募研發人才。

韓松林一直都覺得,當對某項技術難以攻克的時候,那麼蟻附攻城也算一種方式。

現在科技的發展,本來就不是說單靠個人力量就能夠突破的事情,而需要透過集體的協作才能夠進行突破。

在精密加工領域,星海集團還是有著相當強的實力。

滿足光刻機的加工精度的需要,那是一點問題都沒有。

雖然在最先進光刻機上面,米國限制出口華國,可倒是沒有限制光刻機的零部件什麼的。

當然了,韓松林也在國內有備份研究計劃,一旦真的拿不到最好的,國內次一點的技術也能夠頂上。

備份技術雖然趕不上國際最先進的,可也並非說就一點用處都沒有,依舊的可以進行商業化啊!

最先進的去高階市場,那我就佔低端市場,誰叫我價格便宜呢!

反正就要在技術上咬住你。

而且,作為技術的追趕者,實際上也有好處,那就是能夠沿著你走過的路走。

新走出一條路累,還是沿著人家的路走累?

這根本就不用說的事情。

後發優勢到底是什麼?就是可以沿著別人的路走,以更小的代價來達到目標。

星達科技在晶片製程工藝上面,和國際最先進的,也就差距兩年的時間。

今年英特爾搞出來了0.13微米制程的晶片,並且量產。

對,現在的英特爾還有自己的晶片製造廠,還沒有像是未來的時候將晶片製造廠給賣掉,專心的搞設計。

星達科技的強勢崛起,也影響到了寶積電的發展。

畢竟,有著如此強的競爭對手,寶積電在利潤上面實際上和歷史同期在減少的。

歷史同期,此時寶積電已經完成了對世達半導體的收購。

可是,現在世達半導體在thc投資手裡,寶積電自然沒有辦法進行收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