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4章 淘回來的好東西(第2/2頁)
章節報錯
按照福星動力的制度,榮宏順退休之後,就不能夠進入到公司的一些地方了,特別是研發部門。
榮宏順對於廠裡面的每一處地方,每一棟建築,那都如數家珍。
在福星動力廠區一處不起眼的區域,這裡是福星動力航空發動機的研發實驗室。
福星動力敢搞航空發動機研發,如果不是因為在烏國收購了其最大的航空發動機製造企業,韓松林也不敢讓福星動力涉入其中。
航空發動機是一個技術精深到讓新手難以進入的領域!
新手要進入,首先得要保持連續性的研發投入,這個就不是任何企業能夠保證的。
小國家?
不是韓松林吹牛,現在地球上面,除了大國外,很多小國的實力,還沒有星海集團強。
榮宏順看著被組裝起來的一臺發動機,這臺發動機是全採用烏國技術,然後在華國進行復制生產的發動機。
在福星動力佈置了一條專門的發動機生產線,這條生產線在技術上面大量的是前蘇聯八十年代的技術。
生產線到了國內之後,專門了就組織了一個飛機發動機生產線研發組,拿著翻譯過來的圖紙,就開始對整個生產線進行研發。
還好的是,在烏國找到了一位生產線的設計師,讓福星動力這邊省下了不少事情。
最少有什麼問題,都可以問設計師。
有老師教和沒有老師教,想要搞明白一個問題,在時間上面的消耗是兩碼事。
在半年時間裡面,福星動力就是將整條飛機發動機生產線給完全的吃透了。
然後對生產線自然就是進行改造了。
福星動力在發動機生產線上面的研發實力,還是相當強悍的,畢竟現在福星動力的發動機生產線,基本上都是自研了。
韓松林特別喜歡自研的東西,即使能夠從外國買到更好的,依舊的要求進行自研。
我從國外買更好的回來,可不耽誤我自研。
就要搞國產替代,國產的質量可能比不上國外的,可必須得要有能力進行生產。
玩的,就是十三億人的大工業。
整個歐美的人口加起來,也不就十億多嘛,再把歐美的兩條狗加上島國和南韓,這才十二億多呢!
所以華國什麼都要搞到頂尖,是有足夠的人才來做支撐的。
大量的烏國航發設計和生產的專家來到華國,他們對工作,倒也是盡心盡力。
怎麼說呢,首先他們在烏國這幾年時間,日子過的相當不好。
別看他們是專家,可現在整個烏國根本就用不上他們。
能相信,在97年的時候,烏國的一個總理,貪汙了兩億多美元,然後直接跑去國外了?
也就是在九十年代,要是在網際網路時代,絕對要上一週網際網路頭條不可。
太吉爾奇葩了!
從這個事情裡面,就能夠看出點東西來,反正烏國從上到下,都一個德行。
都在想著賺錢,不管其他的。
烏國如此,是好事情,只要將錢給到位,想怎麼搞,都行!
錢,韓松林不缺!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