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章 掌院會議(第1/2頁)
章節報錯
當李光南親口說出自己要辭去首席科學家的時候,大家並沒有任何的意外;顯然,在之前的時候,相互間就已經透過氣。
秘密這東西,兩個人知道,能夠保守住;三個人知道,那就不叫秘密。
韓松林:“李院士辭去首席科學家,現在我們星辰院就缺了一個首席,大家相互推舉一個吧!”
相互推舉?
推舉誰?
總是不能夠說,推舉自己的吧。
這樣子顯得有些太那啥了,不要臉,臉皮厚?
相互看了看,然後都眼觀鼻,鼻關心,一副認真思考的模樣。
韓松林見此,也稍顯的無奈,撐著頭,偏著腦袋在每一個人臉上看過。
首席之位空懸,對於星辰院的運轉不會有任何的影響。
“行吧,既然大家都沒有要推舉的人,我也尊重大家的意見,那麼首席之位,就暫且空懸吧!接下來,我來說下,今年星辰院研究經費的問題。”
“在去年,整個星海集團獲取到了298億的利潤,其中兩百億的資金,可以作為今年星辰院的研究經費。今年重點的研發方向,將會是積體電路和半導體產業這塊。”韓松林說著,目光看向張如京。
在今年,星達科技就能夠投入生產,作為晶片代工廠,又身處內陸,星達科技代工的晶片想要給運出,那麼使用航空運輸自然是最為好的方式。
為此,星達科技已經在和航空公司那邊談這個問題。
韓松林在此時,也意識到,好像自己掌控一家航空公司,是一件挺重要的事情。
機械產品的話,使用航空運輸,肯定不划算的。
可電子產品,用航空運輸就剛剛好。
電子產品在價格上面比較貴,附加值高,而且還小件,最為重要的是,電子產品更新換代快。
產品生產出來之後,得要快速的送到客戶手中。
生產出來,在海上漂上一兩個月之後在送到客戶手中,黃花菜都涼了。
張如京面對韓松林的目光,只是笑了笑。
星達科技在國際上買不到什麼先進的生產裝置,一些裝置只好買二手的。
自研也是一種方式,現在星辰院已經在蓉城組建起來光刻機的研發團隊。
不少人,都是從國外歸國的人。
此時在光刻機領域,還屬於島國一家獨大的情況。
那麼,星達科技有機會完成超越嗎?
還真的有。
因為星達科技獲得了一個很重要的人物加盟,那就是林本建。
在半導體的歷史上面,華人在其中可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
或者這麼說吧,華人在現代科技發展當中,變得越發的重要起來。
這一點,是很正常的事情。
對於林本建的大名,韓松林自然有聽說過,他提出的浸潤式微影光刻機取代了現在島國光刻機企業使用的乾式微影光刻機。
直接讓島國在全球的光刻機霸主地位衰落了。
能夠獲得林本建的加盟,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在於張如京的勸說。
“另外,在生物和醫藥的投入,我們也將會加強。”
相比起國際醫藥巨頭那樣子投入,還真的不行,可慢慢來吧,總是能夠說搞出來一兩種不錯的藥。
賺錢不賺錢什麼的不重要,反正就得要搞。
聽到生物和醫藥的投入要加大,有這方面研究的院士,不由心生一喜。
在星辰院,研究經費相比起國內其他研究機構來說自然要充足很多,可重點研發和非重點研發,在經費的支援上面,也有著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