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談判成功
章節報錯
這一幕發生的實在是太快,一時間眾人竟是都沒有回過神來。
有些有志氣的官員勃然大怒,想要訓斥這不懂禮數的呼延岑幾句,你就算是西涼的一字並肩王,可是這是在大順的皇宮,怎麼能輕易見血腥!
而且還是當著皇帝,殺了人家宮中的人,這要讓大順的帝王把面子放在哪裡!
思春早就疼昏厥了過去,她面無血色,胳膊就在不遠處,讓一旁坐著的司徒璧忍不住輕輕嘔了起來。
呼延岑一向都是十分好脾氣的模樣,性格耿直豪爽,這是他第一次在別人面前露出這副殺伐果斷的模樣。
梁王扶著酒杯的手忽然顫抖了一下,他自然是不害怕這呼延岑殺人,只是如此決絕的樣子……實在是讓他有些心驚。
旁邊的參將也被嚇了一跳,有些無措:“這……”他也是第一次見到這副場面,話到嘴邊竟是不知道要說些什麼。
梁王心中嘆了口氣,這群人若是聰明些,就能從呼延岑那看出背後西涼的態度,若不是人家軍事實力強大,又怎會如此放肆!
皇帝也被氣的不輕,只是作為一個大國君主,他強逼著自己要保持淡定和大度,最後只能擺擺手:“這宮女叫什麼名字?”
負責倒酒的大宮女險些嚇昏過去,聽到皇帝的詢問,忍住發顫的雙腿,緩緩的跪下:“回皇上,這宮女明叫思春。”
“思春?這還真是哼,隨意發春。”皇帝冷哼了一聲,朝著呼延岑笑道:“這賤奴對王爺不敬,被砍掉胳膊也是理所當然的。來人啊,把她給朕拉下去,若是有親人,就株連三族!”
此言一出,滿室皆驚。宮女們紛紛都顫抖起來,誰都想不到,這思春還沒做出投懷送抱的事情,竟是被砍斷了胳膊,還連累了自己的親屬!
對於面前發生的一切,呼延岑都有些無動於衷,只是點了點頭:“如此,便多謝皇上了。”
多謝?多謝什麼,謝皇帝當著眾人面前出了醜嗎?梁王都有些氣笑了,他是個聰明人,一向都不會插手朝堂政事,只是對國家的羞辱卻讓他有些忍受不了。
別人出面不夠格,但是梁王的確是能在此時說上一兩句話的。他站了出來,對呼延岑敬了酒:“王爺若是心情不好的好,大可不必朝著宮女撒氣,本王在京郊也有武場,你不如去那騎射打獵,散散心。”
這話說的實在是妙,既沒有得罪西涼使節,也在暗中保全了皇帝的顏面。畢竟你西涼王爺心情不好,皇帝作為宴會的主人,自然是要大度一些,顧及你呼延岑的心情。
很快,皇帝也反應了過來,他有些欣喜的看了梁王一眼,捋著鬍子笑著說道:“梁王說的極是,你若是心情不好,倒不如在京中或者京郊四處轉轉,如今已是春天,京郊的護國寺也到了看花的時候了。”
呼延岑終於重視起了面前的人,梁王雖然不處於西北戰場,但也是一個十分會打仗的硬漢,兩人雖然不是一個年齡段的人,但是其威名都是互相聽說過的。
梁王在西南戰事上也是無往不利,自然不會是個草包將軍,呼延岑雖然看不起大順這群只知道吟詩作對的文人,但還是十分尊重真刀實槍砍殺的將領,便低了頭:“梁王教訓的是,是本王的不是,在此賠個禮。”
一場紛爭終於是避了過去,但血腥的場面讓許多文人心中都留下了陰影,便也沒人再有心情吃飯喝酒。
皇帝瞅準了事跡,終於問出了核心主題:“王爺此次前來,到底是有何事要做?”
話音剛落,眾人便都豎起了耳朵,畢竟這陣子西涼使節來的實在是有些莫名其妙。若是單純為了茶馬通商和邊境口岸那檔子破事,完全不必要派出自己國家的王爺。
呼延岑眯眼看著眼前的一切,依舊是心境古井不波。許久以後,他才開了口:“本王前來,自然是有要事做的,不過是關於攝政王的。”
攝政王?當下眾人都有些譁然,空氣中的氣氛瞬間也變得古怪起來,自從葉流雲做出清君側的事情以後,許多官員暗地裡也不是沒調查過事情真相。
終究是紙包不住火,涉及人家皇宮親兄弟的鬥爭,很快有許多人便知道了個大概,只是在這種時候也只能裝聾作啞,隨著攝政王的離京,這便成了一個頗有些忌諱的話題。
皇帝也假裝有些納悶的抬起頭,眼皮子直跳:“王爺有什麼話,便不妨直說吧。”
“哈哈哈。”呼延岑忽然哈哈大笑起來,他的臉色微微有些猙獰,不過很快就隱匿了所有的表情,只是笑著說道:“也不是什麼大事,只是女皇一直以來都對貴國攝政王十分佩服,所以想要邀約請其到宮中住上一段時間。”
好傢伙,這把自己國家的王爺請到別人國家宮中住的事情,眾人可是聞所未聞,如此便都紛紛睜大了雙眼,暗自驚訝著。
這西涼的女皇是什麼意思?兩國可是有些仇恨的,雖然不到殺父殺母那般血海深仇,但說到底,葉流雲可是殺過西涼不少人馬的,這呼延淳不記恨都算好的了,怎麼還把自己的心腹大患給請進了宮呢?
皇帝雖然早前有些猜測,但也實在是沒有想到,呼延岑此次前來的目的竟是為了這件事,一時間有些茫然,許久以後對著呼延岑擺了擺手:“這件事,得容朕想想。”
這可不得想想?如今皇帝和呼延岑這對兄弟可謂是水火不容,若不是攝政王退了一步,只怕是兩人就能讓這天下血流成河。
偏偏這呼延岑非要提起眾人最不想聽到的名字。
見到大順文武百官的窘態,呼延岑嘴角掛起一絲冷笑:“那本王就在驛館中恭候皇上的訊息了。”
說罷,他便起身拱手:“此次多謝皇上宴請,小王還有要事要做,便不在宮中久留了。”
呼延岑走後,文武百官們都面面相覷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