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臺結束,散場。

製作組幾輛大巴拉著學員、導師返回拍攝場地。

李知恩跟男友短暫溫存過後匆匆回到繁忙的工作。

朱子仁則是一路看著新聞慢悠悠地打車回家。

大家都很忙,但是忙得好像還挺有序的。

……

“你們絕對猜不到今天我看到了什麼事情!”

起著類似標題的文章很快在網上大面積出現。

數量多到什麼程度呢,多到朱子仁懷疑現場觀眾一半以上的人都在網上激情開麥去跟大家分享今天的所見所聞。

毫無疑問這是營銷,聯合今天MCD舞臺的一次超級營銷,那些文章都是提前寫好甚至定時發表的。

隨便點進去幾個賬號看看,根據蛛絲馬跡尋根溯源找到背後操控的人

嗯,確定是製作組那邊搞得營銷沒錯了。

他們瞞得住別人可瞞不住鍵俠,別忘了鍵俠的看家本領之一就是“查成分”。

但是看網友們的反應嘛,他們還真的特別吃這一套營銷。

“不愧是Mnet,營銷水平果真優秀,而且針對南韓人的部分也很要命很會抓痛點,這是我需要學習的地方。”

朱子仁除了在製作組營銷部門那裡埋伏了一個小號外,沒有參與到節目的具體營銷裡面。

綜藝本子是他寫的,具體流程他的意見比重最大,參加人選他決定了很大一部分在綜藝內部的好處朱子仁已經吃了很大一口,還想再吃外面的部分就說不過去了,所以不管是節目營銷還是贊助商招攬他都沒參與,完全放給了製作組那邊。

“不過南韓人的追星氛圍真的恐怖啊,再看一萬次我都會吃驚。”

“為什麼呢?”

從Mnet電視臺到家的事件中,關於《PRODUCE 101》的新聞已經壓到了所有同行站到了第一名的位置。

人們熱烈地討論,瘋狂地推測,不負責任地猜想.朱子仁置身其中竟然有種不舒服的感覺,似乎是被人們的狂熱嚇到了。

平心而論,朱子仁“以前”在華夏那邊的時候也是經歷過《愛豆練習生》、《101創造營》的人啊,為什麼還會為這種氛圍感到心悸呢?

大概是圈子大小與氛圍濃度的問題吧。

朱子仁這麼專業的人不出一會兒就給到了自己合理的解釋。

華夏太大了,大到即使有那麼多人追星但飯圈依舊是個不那麼大的圈子,而且大家從開始到現在都是對飯圈這兩個字帶著淡淡的鄙夷的,比方說有些人追個星都得藏著追什麼的。

但南韓不同,他們青瓦臺將娛樂圈看的很重要,國家也需要這個圈子,所以南韓人民的追星正當又合理。

這麼一來,兩邊圈子的氛圍自然天差地別。

而且朱子仁身邊不是娛樂公司的人就是電視臺的人,不是大老闆就是大明星,他身邊是沒有粉絲這種生物的,自然對粉絲瞭解的不是很詳細。

有人問,那你以前針對粉絲的營銷怎麼做得那麼好?

別鬧了好吧,以前是絞盡腦汁想著怎麼對付粉絲,讓他們在不搞事的情況下乖乖把錢掏了,現在是努力經營粉絲讓粉絲留下,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兒。

“我得好好觀察一下了,這方面很有學習的價值。”

潛伏在製作組營銷部門那裡的賬號終於到了發揮作用的時間。

……

吃飯看、睡覺看、睡醒了接著看,朱子仁突然發現自己看這玩意兒好像有點上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