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皇帝趕緊叫住蕭文明,“愛卿且慢走,如今社稷分崩離析,如何收拾殘局?”

皇帝真到了沒辦法的時候了!

衛玉章這麼一死,滿朝文武都只剩下一群無能之輩——要麼心中沒有主意,要麼肩上不擔責任——這國家危急存亡之秋,皇帝所能倚重的,恐怕也就只剩下蕭文明瞭……

蕭文明心中也早就想好了應對的話術:“皇上既然問起,那微臣就斗膽直陳了。古往今來,凡要成就大事的,無不要掌握天時地利人和。皇上受命於天,自然是佔盡天時,雖然一時小錯,但也有長江天塹作為屏障,算是同康逆平分地利。至於人心嘛……失去都城洛陽,的確是會讓人心浮動。以微臣之見,皇上現在首先要做的,便是收拾人心!”

對於一個政權來說,收拾人心永遠是不會錯的。

皇帝若有所得地點了點頭:“那要如何收拾人心?”

“皇上還是要施恩啊!譬如這一回跟著微臣對抗康逆,就冒出了不少有功之臣,還請皇上多加賞賜,也好讓他們知道皇恩浩蕩。”

皇帝早就聽說,蕭文明在江南一路對抗康親王,總是勝多負少,並且每一次勝利都是大勝,期間就培養了不少的精兵強將。

一想到北方戰場,自己十分看重的朝廷禁軍,被康親王打得一敗塗地、落花流水,就更加羨慕蕭文明瞭,甚至有想法要從蕭文明手裡把這些軍隊和將領籠絡到自己的手裡。

不過現在大敵當前,狡兔未死,又怎能烹走狗呢?

當今這個皇帝也沒有昏庸到這種程度,提前收買一下人心還是可以的。

於是皇帝擺出龍顏大悅的樣子:“能同愛卿並肩作戰,那麼必然也是我大齊的忠誠孝子,朕自然不吝分賞。”

蕭文明等的就是皇帝這句話。

他接過話頭,立即說道:“皇上既有此意,那麼微臣就傳他????????????????們上堂來,親自聆聽皇上的教誨,也好當面感受皇恩。”

“好!好!傳朕的旨意,請他們上堂來!”

這些人早就跟著蕭文明,來到了這一座由江南道府衙門改造的行宮,只不過沒有接近正堂,而就等在門口的影壁之後。

蕭文明聽了皇帝的話,親自領他們過來,可一領就領上來了四五十人,將一間原本還頗顯寬敞的江南道衙門大堂,堵了個水洩不通。

這些人中自然有朝廷冊封的文官武將,但大多數都沒把當今朝廷擺在眼裡,其中既包括桀驁不馴的川南十三家土司,也包括只知道蕭文明,而不知道皇帝的蕭家軍的子弟兵們。

這些人見了皇帝還是大大咧咧的,不跪不拜,還交頭接耳,一點禮數也不講。

光是這種態度,就已經能讓蕭文明滿意了。

只不過現在還沒必要在這種禮儀上同皇帝起衝突,於是蕭文明假裝喝斥道:“你們不懂規矩,見了皇上還不跪拜嗎?”

聽了這話,這些人才跟著戴松、任當思、曹瑞等幾個身負朝廷功名的人,一同跪了下去,勉勉強強地磕了頭。

他們行禮,與其說是折服於當今皇帝的權威,還不如說是給蕭文明一個面子。

皇帝雖然稱不上有多麼的英明,但至少也很精明,從這一舉一動之中,也能看出異樣來,然而現在的他也只能勉強擠出笑容:“諸位愛卿平身。”

蕭文明接話道:“皇上,這些都是平叛的有功之臣,還請皇上封賞。”

原本蕭文明說這話就有問題。

有道是“雷霆雨露、俱是天恩”,皇上賞不賞?怎麼賞?當臣子的是沒有辦法置喙的,可蕭文明這話的意思分明是在命令皇帝賞賜……

這也就罷了,還偏偏叫上來了這麼多人——一眼望去就有將近五十人——如今皇帝手裡只有半個朝廷,還需要收買其他人的人心,哪有那麼多官職可以賞賜?

“這也太多了吧……”皇帝為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