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回就連戴松都沉不住氣了。

他似乎也已參透了康親王的策略,就是要用這種連續攻擊、左右搖擺的辦法,讓蕭文明的少數兵力疲於奔命,而他則可佔著人多勢眾的優勢,慢慢地鞏固和擴大優勢。

不能不說,康親王這一條戰術還是十分毒辣的,大約又是他和董鴻儒和馮天羽兩人精心討論下來的結果。

只不過蕭文明也不是吃素的,他從一開始就在很大程度上將康親王的策略打破了。

原本他兵分三路,每一路的人數都同蕭文明的總兵力相似,就是想分三個波次發動攻擊,不料攻擊剛剛展開,其中兩個波次便被蕭文明打得融合到了一起——由三變二。

那麼蕭文明這一邊的壓力就相當於減少了一半,這也是能夠堅持到現在的一大原因。

但是再這麼打下去不是辦法。

就算今天能夠贏了……可明天呢?後天呢?

要是康親王再來這麼一手,難道蕭文明還能再同他糾纏一次嗎?

要知道,根據前期的偵查,現在在成都城裡的守軍,總數要超過六萬人,現在康親王出動的只是其中的一半而已……

另外一半,搞不好在今天什麼時候就會出城來打,就算今天不出城,他們來個兩班制——今天你來,明天我來,天天來人,也夠蕭文明喝一壺的。

看樣子蕭文明長期以來一直使用的打時間差的戰術,也總算是被康親王學去了,那麼就到了使用新戰術的時候了——與其再這樣跟你耗下去,不如打一個短平快,傷你十指不如斷你一指!

不是你三萬大軍已經被分割成了兩片了嗎?那麼我就瞄準你人數較少的那一萬人,將其徹底擊潰,先掰掉你鉗子的一頭,讓他們無法再反過來襲擊蕭文明,再看你康親王這山寨的搖擺戰術如何施展開來!

於是再一次驅趕走兩萬人的隊伍之後,蕭文明果斷換防,用自己的一千蕭家軍和一千曹瑞南湖屯的屯田兵,替換下任當思的三千江南兵,親自率領精銳,會同戴松向右翼一萬康親王的軍隊發起了猛攻。

蕭文明的兵力當然要少於任當思的江南屯田兵,但是戰鬥力卻十倍於他,即便沒有火槍的幫助,發動的進攻也絕不是之前能夠相比的。

而康親王這邊的部隊,則已經適應了之前的節奏,對於突然增加的強度,完全沒有防備,原本還能敗而不亂的局面,一下子就變得又敗又亂。

並且這一回,將敵軍擊敗之後,蕭文明完全沒有收手的意思,而是持續保持攻勢,仗著自家的蕭家軍都是騎兵,而川南狼土兵作戰有極其頑強的特點,在敵軍叢中大殺四方,殺得他們鬼哭狼嚎。

這時另外一邊的兩萬兵馬,尚且在重新整頓陣型,尚且無暇返回過來增援同伴,也沒有餘力向已經因為換防,而變得更加空虛的蕭文明這邊的陣地發起突襲。

這一場戰役就是在成都城外的一片平地上進行的。

戰場上的一切蕭文明全都瞭若指掌。

還不只是蕭文明,這邊就連康親王也在成都城牆上看得一清二楚,戰局對雙方而言都是透明的,那麼一切的陰謀就成了陽謀。

說到底,又回到了比拼硬實力的時候。

康親王左翼那一萬人的戰鬥力當然無法和蕭文明的主力相提並論,被徹底擊敗之後,終於失去了全部的組織能力,僅憑本能一般地向成都的方向退卻。

這下可就麻煩了,萬一自己派出去的人,真的撤退到了成都城下,那麼叫城裡的康親王可怎麼辦?

如果開門收納,那麼蕭文明就有可能趁虛而入。

可若是閉門不納,就會留下一個康親王見死不救的印象……

原本一路高奏凱歌的時候,康親王可謂是時來運轉、風雲際會,主動過來投靠表中心的都不知道多少,可現在一連吃了好幾個敗仗,都被打回大本營四川了,那麼維持士氣就不要變得比什麼都要更加重要。

既不能開門引入,又不能見死不救,康親王只能想出另外的一個辦法,那就是命令,另外一部分的兩萬兵馬前去救援同伴。

這一場戰役,一直在康親王所掌握中的主動權,總算交回到了蕭文明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