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6 勝利,卻並不完美(第2/2頁)
章節報錯
他們的逃跑原本就是自發的,並且還根本來不及進行組織,被蕭文明這麼一通衝殺,原本混亂的場面就變得更加混亂了。
在營地裡的戎羌——要麼選擇投降,淪為階下之囚,要麼選擇反抗。
反抗的,到頭來不過是單打獨鬥而已,被優勢的中原軍隊逐一消滅。
要麼試圖逃跑,可是想跑也不是能夠輕易跑得了的?
絕大多數都被中原軍隊攔截下來,只有極少數的部分,才能趁著風雪逃出生天。
在方才的戰鬥中,蕭文明雖然沒有被對手砍傷殺傷,卻因為用力過猛,手臂的韌帶被拉傷了,沒傷到筋骨,也不需要過分的治療,但是手上使不上勁、也握不動刀。
因此這第二場的戰鬥,他並沒有率軍親自指揮,而是站在山上靜觀戰局的變化。
戰局的變化並不複雜,甚至可以說是一邊倒。
蕭文明滿眼所見,甚至看不到有什麼激烈的戰鬥和殊死的搏殺,唯一能夠使他擔心的就是——逃跑的戎羌雖然佔比不高,但是人數卻並不少,要是被普通的戎羌牧民逃走了也就逃走了,可是萬一逃跑的人裡有重要人物,那可如何是好?
在喜悅之中帶著一絲擔憂,戰鬥很快就結束了。
戎羌大營已經徹底放棄了抵抗。
隨著蕭家軍及其他部分的弟兄,將俘虜控制下來,方才還混亂和血腥的大營漸漸恢復了平靜和秩序。
這時就有蕭家軍的兄弟,開始排列佇列、整頓陣型,打算前去追擊方才逃走的戎羌人。
此刻大雪未停,天色卻早已暗了下來。
在戎羌的地盤上進行這樣的追擊行動,實在是太過危險。
蕭文明趕緊鳴金收兵,讓自己手下的弟兄先回來。
不管怎樣,今天的收穫已經夠大了,大到幾乎可以算得上是中原歷史上最偉大的勝利之一了。
蕭文明這時想到的成語是——人心不足蛇吞象。
差不多就可以了……
可是後來,他卻發現自己做出了一個無奈,卻又讓他深感後悔的決定。
蕭文明攻陷了兩座大營之後,戎羌草原上空的風雪還是飄了整整一夜,一直到第二天才雪過放晴。
讓戴松和楊妙真分別率領一部分的蕭家軍和娘子軍,將周邊環境肅清一番,確認沒有危險之後,蕭文明這才能夠從容淡定地清點戰果。
清點下來,連蕭文明都嚇了一跳。
這一仗,先不管殺掉的戎羌人有多少,光是俘虜下來的——還不計算那些老幼婦孺——光是青壯年就達到了兩萬六千人。
其中,第一個營地一萬兩千人,第二個營地一萬四千人,第二個營地看似規模要小一些,沒想到實際人數卻要更多,這也出乎蕭文明的意料。
兩萬五千青壯年,就相當於兩萬五千精兵,如此龐大的戎羌精銳力量,放在過往是足以讓中原王朝瑟瑟發抖的,然而現在卻被蕭文明全部活捉了!
光憑這一點,無需再看掠奪了多少牛羊財產,蕭文明在漠北的這一場勝利,就足以載入史冊。
由於俘虜的人數實在太過龐大,蕭文明根本沒法對他們逐一審問,雖然已經被打消掉了幾乎全部的戰鬥意志,但是管理如此龐大的一支隊伍對任何人而言都是一項莫大的挑戰。
因為在這個位面的史冊上,恐怕從來沒有人經歷過這樣的局面,也就沒有先例可以參考。
但是沒有先例的事情,蕭文明做過不知多少,可以嘗試從沒有路的地方把路走出來!
於是蕭文明便將各部落的頭領聚集在一起,再將失去了頭領的戎羌成年男子和他們的家屬混雜在一起,拆開部落的編制,分別編隊。
這些部落雖然同屬戎羌的範疇,但是差別很大——生活的環境不同、地域不同,別說是語言不通、宗教信仰不同了,有些甚至還是幾百年的仇敵。
把他們化整為零就更好管理,同時失去了部落頭領的組織,他們也掀不起什麼大浪,無法互相串聯。
不過在集中部落頭領的時候,蕭文明這才意識到自己在攻打第二個營地的時候犯了一個錯誤,原來方才眼睜睜從自己眼前逃出去的那幾只人馬之中,果然就有兩個大人物——一個是戎羌大汗支邪,另一個則是國師董鴻儒!
他們相比其他部落和頭領果然是有些本事的,至少嗅覺很靈敏,逃跑的速度也很快。
終於讓這兩條大魚,從蕭文明佈下的天羅地網之中溜出去了。
蕭文明恨得把大腿都拍青了,立刻找來戴松,問他能不能立即追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