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文明問下來,原來這些牧民本屬於達多的部落。

達多可汗被擊敗之後,從屬於他部落的牧民也被打散,如今他們只能逐水草而居,同嚴酷的環境、同敵對的部落進行著殊死搏鬥。

達多和他的哥哥達利可汗一向同蕭文明友好,看到他的部族遭了難,蕭文明也發了惻隱之心,賞給他們一些糧食、牛羊等物資,並且讓他們帶路去追擊戎羌的主力。

戎羌的內部矛盾,有時候要比外部矛盾更加尖銳。

就算蕭文明不給好處,這些牧民也不會放過這個大好的復仇的機會,想也不想就答應了蕭文明的要求,並且說前幾天的確有一隻大軍經過此處,向著正北方向去了。

蕭文明等著的就是這條訊息。

可是戴松卻向他提了個醒:「爵爺千萬小心,這些人的身份難以判斷,就怕其中有詐。」

蕭文明怎麼可能不知道其中的風險?

但是事到如今也就只能搏一搏——選擇相信他們了。

於是在這些牧民的帶領下,大軍繼續向北挺進。

根據蕭文明的推算,現在距離黃河應該已經有兩千多里的路程了,這還是直線距離,要是走曲線的話,還真不知道應當怎樣計算……

走了那麼遠的距離,又有牧民引路,蕭文明應該很快就可以找到敵軍主力,找到他們的國師董鴻儒,並且給予致命一擊了!

然而事實又給蕭文明潑了一盆冷水。

又一連走了三天,還是不見敵軍的痕跡,並且天上又開始下起了大雪,蕭文明大軍行動的速度被再一次地拖慢,非戰鬥性減員,也在不停地增加,從原先的每天兩三個人,發展到每天都有十幾個弟兄失蹤。

不過幸好蕭文明禦寒的工作準備得很充分。

羽絨服的保暖作用非同凡響,並且還給每位將士一人配備了兩件。

原本這是為換洗所準備的,可是這麼個環境,誰還有空洗衣服呢?倒是過於寒冷的時候,把兩件衣服都穿在身上,刺骨的寒風也就無法入侵了。

有了保暖的衣物和充足的食物,大軍還能做到士氣不衰。

特別是由蕭家軍作為核心主力,他們和蕭文明是一條心,知道蕭文明這一次雖然冒著巨大的風險,但是有進無退,不取得決定性的戰果,是不能回去的。

蕭家軍就是這一萬五千大軍的主心骨。

這根主心骨不倒、不折、不偏、不歪,整個大軍也就穩定住了。

就這樣冒著風雪又行了半日。

此刻天昏地暗,就連是什麼時辰都已經分辨不清了,卻陡然在凜冽的寒風當中,聞到了一絲熱氣,伴隨著熱氣的竟然還有一絲烤肉的香味……

蕭文明只當自己是長途行軍,已經意識模糊了,對一旁幾個兄弟說道:「是我聞錯了還是什麼?怎麼聞到烤羊的味道了?還怪香的……」

那幾個蕭家軍的兄弟,原先也只當是自己鼻子出了問題,卻不敢聲張,聽到他們的少爺問出這話,這才趕緊附和:「少爺,我也聞到了,是哪部分的兄弟在做飯嗎?」

「怎麼可能是自家兄弟做飯?這個香味分明是敵人放出來的!」

兩句話一說,蕭文明頓時眼前一亮,找來戴松、楊妙真等幾個將領一商量、一研究,立刻確定:附近必然有戎羌的人正常安營紮寨。ap.

他們做飯時候發出的香味能夠穿透層層風雪傳到蕭文明這裡,說明距離此處不遠,並且人數也十分眾多。

十有八九,蕭文明苦苦尋找的戎羌主力,就已經在不遠之處了!

然而漫天風雪阻隔了視野,就算知道戎羌就在附近,蕭文明也無法定位其準確的位置。

或許就在一二里開外的地方,卻有可能走錯了方向,失之毫釐、謬以千里,畢竟風雪隨時改變著方向,在漠北草原上飄忽不定,單靠兩個鼻孔、一隻鼻子,遠遠無法做到準確定位。

正當蕭文明想著確定戎羌具***置的方法的時候,楊妙真自告奮勇,說道:「不如我去偵查一下吧!」

那就再好不過了。

武藝高強、經驗豐富的楊妙真出馬,就算沒能準確地踩對戎羌主力的方向,至少也能排除掉一個錯誤的,也是大有裨益。

「那好吧。去歸去,但是也要多加小心。」

楊妙真做事一向妥帖,只要她肯出手的行動,眾人無不放心。

可是這一回,楊妙真卻是一去不返,她帶著兩個信得過的娘子軍的姐妹,消失在風雪之中,一去將近一個時辰,卻沒有任何迴音。

蕭文明原本就被籠罩在擔心和不安的氣氛當中,現在就變得更加擔心和不安了——可別是楊妙真偶然間同戎羌遇上,遭遇了不測,又或者走岔了路,迷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