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97 青嶺——歷史知名地點(第2/2頁)
章節報錯
在沿長城行動的過程當中,蕭文明又遇到了那個孤獨的老軍。
他見蕭文明去而復來,還並且帶上的軍隊是之前的幾倍,感動得老淚縱橫。
蕭文明自然也不會虧待他。
雖然之前送給他的那些糧食還沒有吃完,這一次依舊留了不少軍糧給養給他,甚至看他現在住的房子太破了,還多留了一日,派出工兵將這些房子修葺一新,這才離開。
沿長城走了二十天,終於來到了黃河岸邊。
這裡比不上長江沿岸,民生十分凋敝,想要尋找渡船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於是收集渡船、分批過河,又花了三天的時間,才將一萬五千大軍運過了黃河西岸,終於正式進入了河套地區。
這時已經是十二月份,天氣已然十分寒冷了。
蕭文明手下的高麗兵,他們的國家原本就在高緯度地區,同樣十分寒冷,自然能夠適應眼下的環境;但是川南狼土兵則世代繁衍在溫暖潮溼的四川盆地,從來沒有聽說過,也是幾輩子以來第一次遇到這樣寒冷的氣候。
幸好河套地區還有不少戎羌部落,在這裡尋找同中原貿易的機會。
戎羌就是這樣一個鬆散的部落聯盟,即便草原上已經打成一團了,照舊會有邊緣的部落艱苦謀生。
於是蕭文明真金白銀、現貨交割,向他們購買了幾千件皮毛,就地縫成衣服,供川南狼土兵穿著禦寒。
別說,川南狼土兵原本就是蠻族,現在身上又穿著同屬蠻族的北方草原的毛皮,畫風還真是十分一致。
尤其是土司龍蘭,換上了這一身皮,渾身上下都充滿了一種野性的美,讓蕭文明忍不住又想借一回種給她了。
進入青嶺山脈,路一下子變得難走了許多,戰馬幾乎難以通行,要不是蕭文明實在捨不得胯下這一匹跟了自己那麼多年的汗血寶馬——說起來這匹馬還是達多送給他的——他就乾脆把這匹馬給放了。
不過除了這匹馬之外,蕭文明的大軍用來託運軍糧物資的,全都是產自西南的矮小馬種,他們走山路倒是如魚得水,一點也沒有耽誤行程。
這時蕭文明就十分佩服當年的達利可汗了。
在地形如此崎嶇的青嶺地區作戰,在如此不利於騎兵機動的地方,他還能夠打出野驢嶺之戰這種載入史冊的重大勝利——可見達利的確是一個不世出的軍事天才。
要是他還活著,蕭文明若是同他交戰的話,必然是一場難解難分的苦戰。
同屬於這個時代的軍事天才,除了達利可汗以外,還有戴鸞翔。
戴鸞翔的主要功勞就是重整青嶺防線,而重整的目的就是為了防範北方來的敵人。
只是時勢變遷,原本從北方來的應該是戎羌的騎兵,現在卻成了蕭文明的步兵,要是戴鸞翔這時死而復生,知道這樣的情況,非得抓耳撓腮一番不可……
而蕭文明在透過這些由戴鸞翔親自主持建設的青嶺的關隘之時,也遇到了巨大的麻煩。駐守此處的是康親王的軍隊,他們也懂得利用現有的地形和工事,阻撓蕭文明的行動。
蕭文明現在沒有火炮可以作為決定性的火力,想要成功突破,只能靠人命往上填。
雖然死的不是中原的子民,但是關隘又遠非一座,要是選擇一座一座地這樣把人命填上去,那麼恐怕還沒有摸到洛陽城的邊角,蕭文明就已經全軍覆沒了。
戴鸞翔設計的如此精巧的防禦體系,即便是在他死後,也發揮著牢不可破的作用。
只可惜朝廷真是瞎了眼,居然會害死這一位才華橫溢而又忠心耿耿的海內第一名將。
然而即便是戴鸞翔,也有自己的侷限性。
他精心設計的防線也有不足之處,而這個不足之處,就是這道防線原本就是用來抵禦戎羌騎兵的,根本就沒有料到有朝一日,它會用來防禦山地作戰的步兵。
並且這些山地部隊可並不只是一兩支奇兵而已,而是成千上萬人,甚至還有川南的狼土兵。
有的人死了,但沒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