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兩大高手背書,又是親眼見到藥效,已容不得陸大石再懷疑了。

這廝原本沒有多少理性思考的能力,但很多時候樸素的思想卻是最接近現實的:“混蛋!楊頭領果然就是他媽的白炎教害死的!老子跟他沒完!還有李全,敢來抓我,也一定被白炎教收買了!看老子回過手,怎麼剁翻了他!”

好幾個月之前,蕭文明就曾和陸大石打過交到,知道他的性格就是個快意恩仇的人。

這一點,蕭文明倒也十分喜歡,因此半調侃式地笑道:“怎麼?現在想到報仇了?你不是要待在正一觀不走嗎?現在又不想了?”

陸大石果然是一根腸子通到底的直性子,絲毫沒有聽出蕭文明話語中帶著的一星半點的嘲諷的意味,而是直抒胸臆道:“還待什麼待?此處不報非君子!楊頭領對我有救命之恩,這時候我在裝聾子、啞巴,還能算是個人嗎?”

“好!說得好!”蕭文明就愛這個個性,“不瞞你說,白炎教也是我的仇家,你既然要找他報仇,我就跟你一起去。怎麼樣?由我給你做主,你心裡不是踏實多了?”

“有蕭爵爺幫忙,自然是極好。那麼事不宜遲,咱們說走就走!”

說著,蕭文明便叫起陸大石,又同無良道人道了個別,便要離開這處正一觀,去找白炎教和黑旗軍了結這一場公案。

經過了這場風波,無良道人對於蕭文明的觀感也好了許多,不僅親自送他出門,並且還表示:“今天多虧蕭爵爺替我出頭,否則我正一觀的名氣今天就毀了。將來有用的著老道的時候,只要不壞江湖規矩,老道自然鼎力相助。”

鼎力相助?

還不夠!

鼎力相助是一種平起平坐的關係,幫你的忙是我的道義,不幫你也沒傷著我的本分。

蕭文明可不需要這種不穩定的關係,而是要將正一觀徹底納入麾下。

不過這事急不得,太急了反而起到反作用,今日第一回見面就讓無良道長開了這樣一個可以往下說話的口子,就已經很不容易了,蕭文明也足夠心滿意足了。

於是蕭文明同樣拱手回禮:“好說好說。道長將來有用得到我的時候,也只管開口。”

說起來取得這樣的良好的關係,還得感謝李全呢!

要不是他橫插一槓,蕭文明又哪來的機會在無良道人面前展現自己的實力,表現自己的品格呢?

不過很可惜,這一次同陸大石一同行動,李全恐怕是他們的主要目標之一,這位李鐵槍想要全身而退,怕事沒那麼容易了!

黑旗軍規模龐大、組織鬆散、行動飄忽,想要找到他們的主力都不容易,更何況是尋到其中某一個具體的人了。

不過這回,老天卻只給了蕭文明一個天大的利好。

由於已經頒發了黑旗令,並且約定了召集武林群雄聚會的時間和地點,因此黑旗軍中有頭有臉的人物,十分難得地齊聚一堂,所在地便是蕭文明,按照原計劃就要前往的官渡鎮。

官渡官渡,顧名思義就是官家的渡口——幾百年前就由前朝官府在這裡設立了一座渡口,供黃河兩岸的百姓透過渡口渡河交通。

因為人、貨聚集,便形成了一座不小的鎮子,也因渡口而得名,被稱為官渡鎮。

只可惜如今大齊朝廷國力衰微,一時之間連這座官家的渡口都無法保持了,從山東遠道而來的黑旗軍主力,一番攻擊便趕走了鎮守在此的屯田所的兵丁,暫時將這處據點據為己有。

這座官渡鎮是連線黃河南北的重要節點,朝廷不可能仍由其長期掌握在黑旗軍的手裡,總是要調集重兵將其奪回的。

然而眼下鞏固青嶺防線,防備戎羌南下才是重中之重,朝廷既沒有心裡、也沒有兵力關照官渡鎮的事情,便暫時將其放在一邊了。

正是有了這樣一層原因,蕭文明率領那麼多官軍的人馬前往官渡鎮,才未免有些過於引人注意了,以訛傳訛,說蕭文明就是帶兵來奪回官渡的都有人信……

“爵爺,要不你把兵先留在這兒,就帶幾個親信的兄弟前去,也免得引起不必要的誤會……”

“就帶幾個人?陸大石,你也太瞧不起李全和白炎教了吧?前兩天在正一觀,你也看到了,李全這傢伙已經完全不講江湖規矩了,咱們還跟他客客氣氣地不帶人去,可他們跟我們卻不講武德。要是這廝命令幾百號人一擁而上,咱們怎麼辦?坐以待斃嗎?”

陸大石腦子不會拐彎,但現在他坐在蕭文明的戰車上,拐不拐彎也由不得他了,難得動腦子想了想,覺得蕭文明說的話也的確有道理,也就閉上了嘴,不接下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