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就罷了,偏偏還要我這個蘇州知府前去迎接,萬一那兩位大人見蕭文明如此傲慢,發了火還不是我湯光耀承受著!這簡直就是把我往火坑裡推嘛!

要是換了別人,這樣難堪難辦的差事,湯光耀是絕對不會去做的。

不過是看在他每年都從蕭文明這裡拿到三千兩白銀的外快,並且這一次作戰也多虧有了蕭文明才能保住蘇州城,因此縱有千般的不滿,湯光耀也只能勉為其難,出城迎接那兩位大人了。

這一回朝廷派到江南來一文一武兩位大人之中——驃騎將軍成英是正牌的禁軍總管,年紀有五十多歲了,也曾經在毅親王的手下打過仗、也曾經和戴鸞翔並肩作戰過,算是一位老軍務了。

而派來的兵部尚書唐興,就有些草率了。

就來江南之前,他還是兵部的左侍郎,為了壓制住蕭文明,並且同成英的身份對等,這才臨時被提拔為尚書,但也不過是掛個名、多發一些俸祿而已,兵部原來的尚書依舊在主持軍務。

老相國衛玉章一病不起,平定各處的戰亂又是朝廷第一等的大事,兵部尚書確實是一步也無法離開……

因為這層緣故,政治地位上要比驃騎將軍成英高上半級的兵部尚書唐大人,資歷反而更淺。

不過他是個明白人,見蕭文明並不出來迎接心裡雖然也有幾分不痛快,但也表現的十分大度,嘴裡還在誇獎蕭文明,說是江南的形勢全靠蕭文明一己之力才能穩定下來,必然軍務、政務都十分繁忙,他和成將軍也不用勞動蕭文明出城來迎了,他們還是先進城去就好了。

現如今蘇州城周圍都是蕭文明的地盤,凡是踏上這片土地的人,一舉一動都在蕭文明的監視和控制之內,這兩位大人的言行也是一樣。

看他們這麼客氣,蕭文明也不好意思來什麼下馬威了,倒也迎出了自己暫時下榻的院子,將他們兩位請了進來,又讓出主座,請兵部尚書大人就坐。

含金量並不足的兵部尚書唐興當然不敢坐下,而是主動坐在了下手的位置上,開口一番話便是十分的熱情洋溢:“蕭爵爺屢戰屢勝、屢獲大功,我離京之前皇上也是頗有讚賞。如今一路南下,更覺軍爺威名在外,本官更是不勝欽佩!”

這種虛頭巴腦的話對蕭文明起不到一點作用:“皇上謬讚了,唐大人也????????????????過獎了。我還是個罪人——帶罪之身,談什麼功勞?這一次我聽到中原出事,才匆匆忙忙從高麗趕了回來,沒有聖上的旨意,屬於擅自行動,朝廷不治我的罪就算不錯了!”

“這是哪裡話?”唐興立即賠笑道,“爵爺戰功卓著,誰要是敢說爵爺的不是,本官第一個不答應。”

“那就盼著有朝一日,朝廷百官聯合上奏章攻擊我的時候,唐大人能替我說幾句公道話,我就感恩戴德了!”

蕭文明的態度太過於謙恭了,反而讓唐興無話可說。

支吾了幾句,唐大人終於把話題引到了正題上:“到江南來之前,皇上除了讚賞爵爺之外,還下旨命爵爺能夠率領大軍、收復金陵。若是此戰能夠成功,就能立下不世之功。”

所謂的不世之功,蕭文明不知立下過多少次了……

只可惜他從中沒有絲毫的好處,反而把多疑的皇帝嚇到了,都已經盤算著怎樣奪了他的兵權了!

幸虧蕭文明多有防備,這才勉強透過高麗國的大長公主李令月把自己保下來了,順便也保住了朝廷在江南最為強大的軍事存在,否則真要如皇帝原先所計劃的那樣把蕭家軍給拆散了,那麼恐怕現在這個時候,江南半壁江山已經進入康親王之手了!

其實說起來,蕭文明在明面上被遠遠地打發去了高麗,也是影響康親王敢於發兵的一個重要原因。

蕭文明對於收復金陵城並沒有太大的興趣。

於是他反將一軍:“聖上英明神武,收復金陵也的確是勢在必行之舉,那就請兩位大人儘管放手去做好了。我手裡的兵馬雖然不多,但也願意從旁協助,絕對不會給二位拖後腿的。”

有句成語叫做反客為主,是要在被動的情況下儘可能的掌握主動權。

而蕭文明這一招就叫“反主為客”了,乾脆把主動權讓給你,但要看看你能玩出什麼花樣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