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海屯連頭帶尾一共堅守了四天,那我打個折扣,兩天的效果還是有的。

而這個效果,就是要實現把康親王吸引過來的最終目的。

為了達成這個目的,別說堅守三天了,堅守三十天也得守下去!

反正屯子裡現在有的是物資儲備,有的是士氣日益提升的守軍,乾脆留在屯子裡,在圍牆的庇護之下作戰,反而要比跑出去安全的多。

於是蕭文明難得地親筆寫了一張紙條,讓蘇志玄的人帶回去,而紙條上就彷彿影印機一般,只寫了一模一樣的三行一共二十四個字:“堅持守住、才有辦法,堅持守住、才有辦法,堅持守住、才有辦法!”

久久未能攻破臨海屯,對於康親王而言也是一件煩心事。

他從四川起兵開始,一路順江而下,現在所佔據的基本上都是長江沿岸的一些地區,雖然其中不乏廣袤的產糧區和繁榮的大城市,但是除此之外的江南縱深內部地區並未在他的掌控範圍之內。

一直到現在,他的基本盤,就只有經營了大半年的四川而已。

想要彙集這些地區的資源,以供日後的北伐,康親王除了“傳檄而定”之外,還必須派兵將其逐一攻破,從而鞏固自己的統治。

然而臨海屯不克,康親王的兵力就始終不能靈活運用,注意力也無法轉移,在同董鴻儒和馮天羽商量之後,康親王終於決定親自率領大軍前來攻打臨海屯。

康親王前些年,跟在毅親王、戴鸞翔身後,還同蕭文明並肩作戰過,向他們幾位頗學習了一些練兵的門道,可以說是頗有幾分心得了,至少比朝廷其他的武將要強出不少。

他所心目的軍隊戰鬥力屬實不俗,並且還有董鴻儒以及馮天羽帶過來的黑旗軍、戎羌以及高麗軍隊的幫助,戰鬥力不容小覷。

否則他也沒法如此順利的一路攻州克府,直至拿下金陵城,與朝廷劃江而治……

因此這一回,康親王親征臨海屯所帶來的人馬,總數得有兩三萬人之眾,浩浩蕩蕩,並且一看就是士氣高昂,裝備也頗為精良,對於防守臨海屯任當思和蘇志玄而言,無疑是一個重大的考驗。

仗著自己的兵力優勢,康親王自然不會客氣,紮營未穩,便親率大軍攻打臨海屯的圍牆。

他終究是犯了龍子鳳孫特有的輕敵的舊毛病,根本沒想到小小的一座屯田所,居然也有如此堅固完整的防禦體系,他的第一波攻擊,並沒有起到太大的作用,便悻悻而回。

然而這也只是一次試探性的行動而已。

首戰不利之後,康親王連夜命人砍伐附近的樹木,將雲梯、衝車、樓車等工程器械的數量翻了三倍,第二天一早便重整旗鼓,將手下三萬人的軍隊分成八組,同時向臨海屯發起進攻。

蕭文明密切關注著戰事的發展,知道這一次康親王志在必得,所發動的攻勢也不同尋常,單憑一座臨海屯以及任當思和蘇志玄的能力,恐怕難以抵禦,是到了自己出擊作戰的時候了!

正當康親王攻城正酣,眼看著就要翻越臨海屯圍牆的時候,忽然一隻上千人的騎兵隊伍出現在了自己身後,只聽戰鼓擂動、號角齊鳴,這支隊伍在一員小將的率領下,不由分說,直接就往康親王的中軍大帳衝擊而來。

冷兵器時代,騎兵毫無疑問是當之無愧的高階貨,能夠湊齊一支一千人左右的騎兵隊伍,幾乎就可以作為殺手鐧一般的存在,瞅準時機、突然突擊,是相同兵力甚至是兩三倍於騎兵數量的步兵,都無法阻擋的。

蕭文明的殺手鐧就是這樣的一隻騎兵,或者說是給一千蕭家軍全都配備了軍馬,讓他們升級成了騎兵。

這些兄弟人人馬上作戰的功夫嫻熟,裝備了馬戰專用的兵器,配備了上好的戎羌良駒,又在極富進攻才華的戴松的率領之下,仗著主場作戰的情報優勢,向康親王本人直撲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