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他是個不通時務、只知道勞形案牘的昏頭官,光是讀那些蕭文明已經刻意隱瞞了戰績的戰報,就已經心驚肉跳了——每一次作戰蕭家軍,無論面對怎樣的強敵,總是能夠克敵制勝,至少也能打成一個不勝不敗的局面。

並且戰損比更是匪夷所思,損失一個蕭家軍,只造成敵人十人的死傷,那都是算蕭家軍發揮失常……

在剿滅白炎教的戰役之中,一比一百的戰損比,蕭文明都打出來過!

送人下地獄的效率,簡直要比牛頭馬面、黑白無常還高。

好漢不吃眼前虧,讀書人也不吃眼前虧。

蘇志玄算了一下,總算還是鬆口了:“算了,就依蕭爵爺吧。不過有一點,爵爺手下兄弟隨身的兵器自然可以帶走,但是盔甲、盾牌之類的應當留下。”

古時候不太平,哪怕就是強悍如漢、唐這樣的盛世,也難保沒有強盜。

因此老百姓家放著刀槍棍棒之類的兵器並不違法,但是唯獨盔甲和盾牌屬於國家管制,哪戶人傢俬下藏匿,幾乎可以按照謀反論處了。

就連平定七國之亂有功的周亞夫,也是因為自己陪葬而準備了幾十例鎧甲,而搞得晚節不保……

因此頗懂軍事的蘇志玄,讓蕭文明把鎧甲盾牌留下來,倒也是有他的道理的。

這些東西蕭文明其實並不吝嗇。

鎧甲也好、盾牌也罷,其實沒有什麼科技含量,只要投入足夠多的金銀和材料,投入足夠多的人手,投入足夠多的時間,隨時都能製造出來,留下也就留下了。

見蕭文明點頭答應下來,蘇志玄又問道:“也不知臨海屯裡還剩下多少白銀?多少黃金?”

這筆賬蕭文明早就算清楚了——其實也不是蕭文明算的,而是董婉青算的:“黃金、白銀都有一些,合在一起大約???????????????值個六萬兩銀子不止,足夠蘇大人交給朝廷,作為今年的關稅了。”

蘇志玄聽了一愣:“怎麼就這麼點?”

“就這麼點?蘇大人好大的口氣!江南也是天下數一數二的膏腴之地了,蘇州府和臨海縣的兩位父母官也在這裡,蘇大人可以向他們打聽打聽,現在有多少人可以直接掏出六萬輛白銀的現錢?你還嫌少?正是不當家,不知柴米貴!”

蘇志玄既通軍事、又懂財政,這也是朝廷選他來接收臨海屯的最重要的原因,也正因為他算是半個行家,知道蕭文明的話確有道理。

如今的年景,有多少人能積累儲存下幾萬兩的銀子?

別人說是民間的地主富商了,就是國庫也是空空的,每年收上來的錢糧不過是在還去年的舊債而已,真要算起來,其實還虧空著不少銀子。

蕭文明的話不但在理論上是說得通的,並且在實際操作上,蘇志玄初來乍到,也根本沒有辦法去證偽蕭文明的話,便只能先服個軟,應承下來……

等蕭文明一走,蘇志玄還是要在臨海屯裡仔仔細細地搜查一遍。

若是真的沒有餘錢,則要上奏朝廷,請戶部撥出一筆錢出來,又或者將今年原本應該上交的關稅銀子截流一部分留作己用。

這樣才能讓已經幾乎被抽空的臨海屯,重新投入執行。

沒想到啊,沒想到——都說臨海屯是天下首屈一指的地方,卻不料蘇志玄剛剛接手,還沒得到半點好處,反而背了一屁股的債……

然而蕭文明的催命符又來了。

“蘇大人,我還有一事叮囑,那就是我屯子裡的廠房。那些房子雖然是我的,可在裡頭開著的各式工坊卻是江南各家富商的,我不過收些地租而已。現在臨海屯是你的了,這些租金你可以照收不誤,不過廠房你就不能輕易拆了。要是惹惱了這些富戶,就連我也不知如何收拾。不信,你可以問問湯知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