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現在卻不是時候,在同楊妙真告別之後,蕭文明終於還是啟程南下了。

這一條路,蕭文明是第三次走了,一切都十分順利,尤其是蕭文明特意避開了山東地界。

倒不是他怕了李全,只是這傢伙實在是麻煩的很,也不希望楊妙真被安置在開城的訊息過早地透露給他。

於是擦過山東,又沿著長江走了一段,終於尋到渡口,渡過長江便已來到了臨海縣境內。

蕭文明早就託南湖屯的曹瑞過訊息,說自己打算經過陸路返回家鄉。

這一路走的雖然沒有海陸便利,但是按照蕭家軍行動的速度,應該一個月的時間,橫豎也走到了。

然而卻要因為送楊妙真去開城,足足又耽誤了一個多月,讓蕭文秀在臨海屯等得坐立不安,每天都派人守在長江邊上,只要蕭文明一回來,就要立即通知蕭文秀。

負責這件事的,原是蕭家軍的一位在血戰中傷殘了的兄弟——左腿受傷,行走不便,但不妨礙騎馬——蕭文明當然認識他,也就不需他再飛馬回報了,徑直便回臨海屯。

一回到屯子,蕭文明和姐姐蕭文秀、妻子董婉青夫妻,自然免不了一番寒暄和溫存。

說了一段話之後,蕭文秀忽然說道:「老弟啊,咱們屯子裡有貴客來了,說還是你請來的,你可知道?」

「貴客?哪位貴客?可是朝廷裡的某位***嗎?」

「不是,是高麗國的大長公主。怎麼?戴建平不是說了公主殿下是你請來的?怎麼已然忘了嗎?」

這麼重要的事,蕭文明當然不會忘,只是在他的預料當中,大長公主怎麼著也要等朝局安穩了一些之後才會過來臨海屯,沒想到竟然會來得這麼早,並且早得已經出乎蕭文明的預料了。

只聽蕭文秀說道:「大長公主已經來了有小半個月了,就專門等著你呢!你要再不來,我都不知如何向她交代了……」

這時大長公主也聽到訊息,帶著隨從過來迎接蕭文明瞭。

他這麼一來,把蕭文秀弄好的怪不好意思的,埋怨起自己的兄弟來:「瞧瞧你,大長公主是何等身份的人,還要來親自迎你,還不快道歉?」.

大長公主卻道:「蕭姐姐,這是哪裡話?蕭爵爺是我高麗國的恩人,我來迎接他那是理所當然的事,怎麼還用道歉?」

終究還是蕭文秀和董婉青有著不凡的人格魅力,就這麼短短小半個月的時間,她們已經和高麗國的大長公主互稱姐妹了。

蕭文明也謙遜道:「大長公主太客氣了,剿滅白炎教既是幫著高麗國的忙,其實也是在辦我自己的事情。我們大家互利互惠,沒什麼謝不謝的。」

「爵爺果然好氣量!」大長公主讚道,「爵爺經營的這座臨海屯,蕭姐姐和董姐姐已經帶我參觀過了,確實讓我大開眼界。看樣子爵爺的作為才是真正的富國強兵之道啊!」

蕭文明經營臨海屯,其實一直被大齊朝廷裡的某些官員視為是奇技Yin巧,上不得檯面,就連老相國衛玉章這樣的人都不置可否。

可沒想到,真正理解自己的卻是高麗國的一位公主……

只可惜這位公主殿下雖然知道臨海屯的厲害,卻是學不來經營的訣竅,就是學也就學個皮毛和外表而已。

因為臨海屯之所以能夠發展起來,靠的一是蕭文明不斷發展和改進的各種技術,才能不斷提高軍事能力和出產的商品的競爭力;二是廣闊的市場,其中既有大齊國、又有倭國高麗、乃至於南洋、還有拜占庭公主索菲亞千里迢迢將蕭文明的貨物販賣到歐洲去,才能將蕭文明不斷擴大和升級的產能全部消化掉,否則生產過剩,就只剩下破產這一條路了。

一個是技術、一個是市場

,這兩條高麗國全都不佔,也就不必擔心他們把蕭文明的模式依樣畫葫蘆地學了去。

眾人拜祭過,新立的陣亡將士的陵寢之後,便聚在一起歡飲一番。

等到第二天,則有董婉青和蕭文秀又陪著大長公主,在臨海屯和臨海港參觀了一番。

又過了幾日,溫伯明那邊發來請柬,請眾人去赴他的婚宴,這位江左第一才子,終於同他的心上人蘇舜欽完婚了。

金榜題名、洞房花燭,可謂是雙喜臨門。

就這樣又耽擱了十天時間,大長公主等不下去了,便說要去京城洛陽,去問一問他哥哥——也就是前任高麗國王李直松的事情。

這也是一件正事,恰巧這時朝廷也傳來了旨意,傳旨蕭文明立即進京面聖述職,那麼就兩件事情並做一件,眾人一到到京城洛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