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98 來勢洶洶(第1/2頁)
章節報錯
別說是小小的一個高麗國了,就是國力勝過高麗國十倍、二十倍的戎羌,面對他們現在的可汗達多,蕭文明也是平起平坐、當面說話,哪怕就是眼前站著的是大齊國的皇帝,蕭文明也從來沒有卑躬屈膝過。
因此再次見到高麗國王,蕭文明沒有半點懼色,昂首挺胸,走上前去,兩眼瞪著高麗國王就斥責道:「看你們辦的好事,金大人是天朝的進士,既有才華、人品又好。先賢曾經說過「親小人、遠賢臣,此所以傾頹者也」,你們就是如此對待他,我看高麗國氣數已盡,離亡國也不遠了!」
蕭文明的這個指控是有夠厲害的,高麗國王一時不知如何回答,只能老調重彈:「金九安是我高麗國的臣子,我是國君如何處置他,乃是我國的內務。大齊國雖然是天朝上國,但也不便過問。」
駁斥這種言論的話,蕭文明已經說過很多遍了,實在是不想再多囉嗦了,只說道:「金大人也是我大齊國的進士,我就有權過問,別的話,問你們家的首相李直柏去!告辭,恕不奉陪!」
說著蕭文明就要扶著金九安離開此處。
高麗國王李直松怎麼肯讓蕭文明來去自由?
他仗著這一回帶來的所謂高麗國的「精銳」有一二千人之多的優勢,擋在蕭文明面前,讓他一步也出動不得。
蕭家軍打的就是精銳!
高麗國的這些軍隊蕭文明沒有一絲一毫的害怕,多少場熬戰過後,他心裡已經對蕭家軍的弟兄們有了絕對的信心——這就是天下最強的軍隊——尤其是步兵作戰,沒個四五倍的兵力,想要戰勝蕭家軍就跟做夢一樣。
雖然出發之前就已經做好了同高麗國交戰的準備,但是蕭文明也不想就這樣倉促的拉開了戰爭的帷幕。
於是蕭文明十分克制,叫來替他領軍的戴松,讓他帶領弟兄們,只對高麗國的軍隊進行挑釁,不能主動發起攻擊,更不能動刀動槍,要逼著高麗國率先對蕭文明動武,這樣他才能佔住道義上的制高點。
這樣,就是事後大齊皇帝反悔了,蕭文明也有話講:分明是別人先動手的,我總不能任人宰割吧?
蕭文明存著一絲擔憂。
而高麗國王李直松,對於大齊的兵力則更加忌憚,也暗暗下達了嚴令,無論中原軍隊如何挑釁,他們都只能一言不發,更是絕對不能動手。
就這樣一幅奇怪的景象出現在了,高麗王城漢城之內,兩千多個大老爺們兒,組織了兩個陣營卻不動手,而是互相辱罵,活脫脫兩群潑婦……
而他們所罵的語言對方又未必能夠聽得懂,那就連潑婦都不如了,不過是一堆鴨子和一堆雞在互相矯情而已……
這樣奇怪的場面持續了並沒有多久,便被一個人打破了——來的也是蕭文明的老熟人,就是他費盡心思找了大半年都沒有找到的董鴻儒。
不知董鴻儒從何處急匆匆的跑了過來,擠開人群,來到高麗國王的面前,說話絲毫沒有客氣,非但沒有行禮,就連表情也十分放肆,板著臉就對著高麗國王的面一通數落。
董鴻儒斥責的聲音應該不小,只是現在兩千多個人正在互相對罵,蕭文明實在聽不清他們在說什麼。
於是蕭文明立即讓身邊專司傳令的兄弟敲響了銅鑼。
銅鑼聲音意思是鳴金收兵,現在雖然沒有打仗,但對罵也是一種行動,聽到鑼聲的蕭家軍的兄弟們立刻閉上了嘴,乘機吞了口唾沫潤了潤喉嚨。
而對面高麗國的人馬也十分配合地同樣閉上了嘴,原本還喧鬧不已的場面,一下子變得寂靜下來。
這時就輪到蕭文明說話了:「我說高麗國王,你這傢伙果然是個無道昏君,白炎教的炎尊董鴻儒果然就在你這裡。他是我大齊朝的反賊,你
同他勾結在一起,其實也是反了!該當何罪?」
高麗王國朝廷裡那麼多大臣,除了漢家出生的寥寥數人之外,其餘的上到君、下到臣,全都是庸懦無能之輩,一點口才也沒有,蕭文明這幾句話就懟得他們啞口無言。
這時又得看董鴻儒的發揮了。
他搶在高地國王李直松的面前,朗聲回答道:「蕭文明你不要在這裡信誓旦旦,大齊朝氣數已盡,而高麗國正有匡扶天下的氣象。高麗國王,上順天意、下應民心,起兵反齊,又有什麼錯?」
「說的好,說的好!謀反當然可以反,這大齊朝廷我有時候都覺得不是個東西,也都想反了。可你有這個實力嗎?你也不是沒反過?結果是什麼你自己清楚!」蕭文明針鋒相對地回答。
對於屢次起事、屢次被蕭文明壞事的原因,董鴻儒也不是沒有總結過,總結下來,最大的原因就是蕭文明是大齊朝的官員勳貴,他背後有一整個王朝作為支撐,董鴻儒怎麼鬥得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