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83 有準點,有準點(第1/2頁)
章節報錯
衛玉章的回信也很快被送回來了。
老相國終日繁忙,第二封回信寫得惜字如金,只有幾個字“知道了”,卻又特意提了一句:蕭文明已到京城,我已知之,他是陪你來考試的,叫他萬事謹慎,不可惹事生非,有什麼正事,也等會試、殿試結束以後再說。
看樣子蕭文明的行蹤還是被衛玉章發覺了。
不過這也難怪,衛玉章再洛陽城裡耳目通天,京城內發生的大小事情,哪一件事能瞞得過他的?而蕭文明又是個惹眼的人物,恐怕他剛剛跨入京城的大門,就被無數雙眼睛盯上了。
距離會試不過十天的時間,這點時間蕭文明還是能忍的,並且他此次進京還有很多事情要做,光是為了討伐高麗做準備而採購一些只能在京城裡採購到的貨物,就把他忙得不可開交。
七天之後,京城內外果然貼出告示,要在京準備迎考的考生於三天後到皇城門外集中,等待驗明正身、檢查隨身攜帶物品之後,便要由御林軍護送——其實也可以說是押送著——前往貢院進行考試。
恰巧蕭文明正瞥見御林軍中有一張熟悉的面孔,便高聲喊道:“嘿!那邊那位小將軍,今天怎麼是你在這兒辦差?”
科舉考試、掄才大典,乃是天下最重要的事務,甚至要比尋常的邊界爭端更加重要,辦理這樣的差事,誰還敢在自己面前嬉皮笑臉的?
那位御林軍的軍官循著聲音,扭頭望去,臉上甚至帶上了一層慍色,可一看見是蕭文明在叫他,慍色頓時消去而掛上了笑意:“喲!原來是蕭爵爺在這裡。今天是我當差,全靠著爵爺美言幾句,皇上才沒有治我的罪,還派了我這樣重要的差事。”
這人原本是挺倒黴的。
恰巧蕭文明要處理《百官行記》的那一天,他正好在宮門裡當職,讓蕭文明在眼皮子底下把《百官行記》那麼重要的物證燒了個乾乾淨淨,犯了這麼大的罪過,只要皇帝嘴皮一鬆,就能把他問成死罪。
不過蕭文明對他還是有幾分歉意,便特意替他開脫了幾句,還說他其實是忠於職守——不但無罪,而且有功——這才讓皇帝轉怒為喜,雖然沒有給他升官,倒也在心裡給這位平時並不出彩的小軍官記上了一筆。
蕭文明算是他半個恩人,說話自然也隨便一些:“那就恭喜將軍了。我是送我的朋友溫伯明先生過來港口的,還請將軍小心關照。”
“那是!那是!末將心裡有數了!”
查驗考生的身份,防止他們夾帶作弊,是一件責任重大的事物,每一位參加考試的考生都要有至少三名御林軍的軍官進行檢查,並且檢查過後要逐一在一張紙上籤上自己的名字,考生進貢院的時候便會將這張紙收走。
萬一哪個被檢查了的考生,最終還是發現夾帶了東西進去,那就要追究執行檢查的御林軍軍官的責任。
而這責任追究起來自然也不輕,若是疏忽大意還算好,可要是被查出來是故意為之,被砍頭也絕不冤枉。
因此重任在肩,御林軍檢查的時候就格外地仔細認真,搜身、掏襠一樣也不能少,就連隨身帶的筆也都恨不得砸碎了掰開來檢查一下。
對於那些人長得不是特別乖巧,看上去就有作弊嫌疑的舉人,御林軍把他送到宮門內的小屋子裡,按照所謂的“大規矩”脫光了檢查。
這或許是那些讀書人一輩子裡,最尷尬和最羞恥的時候了。
不過既然有了蕭文明的關照,那麼對於溫伯明就沒人敢動粗,由那位將軍親自出面,略略問一下身份,翻看一下隨身攜帶的物品也就過關了。
雖說溫伯明才華在身,是絕對不可能、也不屑於作弊的,但是少被御林軍訓幾句,對心態上的幫助也是不小的,也有助於他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才華。
而其他考生看到溫伯明這樣的待遇,都忍不住投來羨慕的眼光——雖說科舉考試乃是大齊朝內外最公平的一項制度,設立了各式各樣防作弊的制度,但是總也有人可以在沒有路的地方走路出來。
先不說作弊的問題,各種傳說當中的請託、保舉、預定門生總是不絕於耳,一看這個溫伯明居然手眼通天,連御林軍都能搞得定,一眾舉人心裡似乎都有了數——看來這個姓溫的今年是一定能夠金榜題名的。
他們哪裡知道,在這場科舉考試中,其實他們看到的蕭文明對他的關照是最沒用的,他衛玉章關門弟子的身份才是最重要的!
要知道金科的主考官也是衛玉章的弟子,溫伯明的身份和他平起平坐,屬於師兄弟關係,自己的師弟、師傅的親傳弟子的文章要是都不取,還能取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