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蕭文明不知道的是,蕭文明這一回特意帶上董婉青,是有著他自己的考慮的,既是為了幫自己,也是為了幫他的這個妻子,懸在童婉青和他頭上那一口劍,蕭文明遲早是要摘掉的!

於是略加準備之後,一支不同尋常的商隊,便從臨海屯出發了。

只見這支商隊規模不大不小,押送的人手也就一百人上下,由三對年輕的男女打頭,護送了四五十輛大車,車上不知裝載了什麼東西。

光從外表上判斷,大約是江南兩三戶互相之間有世交的富商大戶,聯合起來讓族中的小字輩,先試著做一回生意——不管是賠是賺,先積累一些經驗,為將來接班做準備。

在那些剪徑的強盜看來,這樣的隊伍經驗不足,是最容易打劫的,可看到隊伍的大車上插著的旗子,卻又沒有那麼輕易地下決心動手了。

因為這些個小旗上清清楚楚地繡了一個“蕭”字,表明著他們的身份,乃是在江南道蘇州府臨海屯做生意的客商。

隨著這幾年蕭家軍漸漸地打出了名聲,江湖中人沒有人不會不知道——凡是打著“蕭”字旗號的商隊,無一不受蕭文明和他手下的蕭家軍的保護。

若是對這些商隊動手的話,先不說蕭文明會不會進行報復的問題,那位武藝高強、德高望重的姑蘇大俠林丹楓,肯定就會出面解決此事。

就憑他的面子和武功,輕則把搶劫的東西一般無二地吐出來,等於自己做了無用功,重則林丹楓還會動用自己的江湖上的資源,讓這個不開眼的山寨或者犯罪團伙,付出在江湖上被孤立的代價。

這還是林丹楓本人比較講理的前提下。

雖然還從沒有哪個山寨把這位大俠惹毛了,但是就以他的武功和江湖地位,把你這個小小的山寨給滅了,也還不是揮揮手的事?

不怕有人找麻煩,蕭文明這一回去京城洛陽,就特意走了旱路,為的就是途經正一觀,要同觀裡的無良道長談一些事。

正一觀原本是江湖上不少落難的好漢的庇護所,按照幾十年來江湖形成的規矩,不管你之前得罪了什麼人、積下了怎樣的仇,只要進了正一觀,便會受到無良道人的保護,能在這裡睡一晚安穩覺、吃一口安穩飯。

而自從蕭文明同無良道人交好以後,活躍於北方武林的正一觀,又同江南的林家結成了友好關係,聲名更加顯赫,往來此處辦事的三教九流如同過江之鯽。

蕭文明還沒靠近正一觀,路上奇形怪狀、奇裝異服,一看就屬於社會不穩定因素的人便明顯地多了起來。

原本按照大齊朝的律法,這麼一群不服管教的人在路上明火執仗地走,原本就是犯了法律的,官府和朝廷理當予以懲處。

然而如今朝廷式微,錢糧、人手、物資沒一項是不緊張的,目測會惹事生非的人又那麼多,官府實在是管不過來……既然管不過來,那就乾脆不管了,兩隻眼睛一閉只當沒這件事……

至於會不會鬧事麼……

那得等真的把事情鬧起來以後再說了……

正一觀裡裡外外圍了那麼多人,把原先就已經性情十分淡然,漸漸退出江湖事務的無良道人忙了個不可開交,每天求著他見他的人不知有多少,儼然是江湖上的一位忙碌的宰相。

和老相公衛玉章接見百官時的場面有的一拼。

不過既然是蕭文明要見,無良道人無論如何是要撥冗相見的,然而即便如此,打發掉眼前的人,還是費了無良道人好一番功夫。

見了他的面,蕭文明忍不住掩嘴笑道:“道長可真是個大忙人,聲威更勝以前。倒是道長的師祖——正一道長——留下來的這座道觀顯得太小、太破了,要不要由我出錢,把道觀再擴大個兩三倍,方能配得上道長的地位?”

無良道人年紀得快七十多歲——不過這也是個大概數而已,具體多少歲連他自己都說不清楚——然而年紀雖大,不過精神矍鑠,嗓音也很洪亮:“爵爺說笑了,可你看這麼多武林人士到這裡來,有說不清有多少的紛爭和矛盾。可是說來說去還是為了錢、為了人、為了地盤……當年的江湖道義,還有誰會去談?如今這天下不太平,武林也是一樣,能有什麼辦法?”

說著,無良道人就不停地搖頭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