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況那裡還有蕭文明用心經營的一座集軍事、民政、商業功能為一體的據點——捕魚島。

因此對於那人的話,蕭文明的信任度已經降到了冰點,甚至覺得此人極有可能是過來誆騙自己的,其實背後另有陰謀。

然而此人接下來的話,又讓蕭文明對他不得不加以信任。

只聽他說道:“小人的船東,是一個叫索菲亞的西洋人,是她叫小人趕緊來向爵爺報信的。船東現在就在海港裡。求爵爺,趕緊去看看吧!”

索菲亞是一個往來歐洲與中原進行貿易的女海商。

本來蕭文明臨海屯出產的商品行銷歐洲,並不是一件稀奇的事,但是送到歐洲的貨物往往要經過幾到手的販賣和運輸——先是送到南洋、途經印 度,再由陸路透過中亞,或者是海路繞過非洲,然後才能抵達歐洲。

這樣透過一棒一棒的接力,固然可以分散風險,同時也把貿易獲得的利潤分解了。

要是真正能夠直通歐洲同臨海屯的海路,那麼就可以把所有的利潤攬在一人手下,可謂是一本萬利,但是這樣的航線風險太大,若不是具有極強的航海技術,同時還有極好的運氣,是很難有人敢於經營這樣的航線。

因此這樣的歐洲商人原本就鳳毛麟角,並且還是女海商,那就更少見了,十個人中都未必有一個,必然會引起蕭文明的特別關照。

並且這個索菲亞,還有另外一層的身份在,那就可謂是普天之下獨一份了,不是隨口就能編出來的。

此人一口就爆出“索菲亞”的名字,可見不是在信口胡扯出來的張三李四,過來誆騙蕭文明的,並且還說索菲亞現在就在臨海港裡——這種立刻就能拆穿的謊言,只要不是腦子有坑,是沒人會說的。

於是蕭文明頓時就緊張了起來:難不成真的有海盜瞎了眼,敢來惹老子?

蕭文明的確想立刻查明真相,可是護送戴鸞翔以及其他陣亡將士的骨灰回臨海屯,那也是件重要的事情,他兩邊都放不下。

這時還是溫伯明提議:那就兵分兩路,一路由溫伯明帶領五十位兄弟,護送遺骸先回臨海屯,並給蕭文秀報信;另一路則由蕭文明帶領其餘的弟兄,先去海港裡瞧瞧看看。

“兩路兄弟各做各的事,耽擱不了時間。”

這的確是個好主意,於是蕭文明當機立斷,便由溫伯明林丹楓二人帶隊,先回臨海屯,自己則和戴松、宋星遙二人去海港上看看。

其實這時蕭文明對那人所說的話還是帶著幾分質疑的,所以才會帶上戴松和宋星遙這兩位得力的助手,以免招了別人的道,發生什麼意外。

不過意外並沒有發生,剛剛靠近海港,蕭文明便看見了,一艘大海船上高高揚起的旗幟。

旗幟乃是一面紫色的大旗上,繡著一頭白色的老鷹,並且這頭老鷹的形狀與眾不同——一左一右長著兩顆腦袋——正是如假包換的拜占庭帝國的旗幟,而那位女海商索菲亞,其實就是拜占庭帝國的公主。

那就錯不了了。

蕭文明趕緊策馬向前,果然看見海港裡停泊著幾艘高大的海船,都是歐洲形制的遠洋海艦,並且船體上斑斑駁駁,有不少新鮮的創痕,應該就是在剛才同海盜的海戰中所留下來的。

這時在海船上眺望的索菲亞也看見了蕭文明的“蕭”字大旗,立即從船上蕩下的軟梯爬了下來,迎上前來就給了蕭文明一個熱情的擁抱。

就是這個擁抱,把身後的戴松看傻了眼,中原人感情表達含蓄,更有男女之大防,哪有上來就報的,簡直就是離間叛道。

不過一旁的宋星遙卻是見的多了,面含微笑,不以為然。

不過這個禮儀也的確是略微奔放了一些,就連蕭文明也沒法泰然處之,略略將索菲亞推開一些,便談起了正事:“公主,是你派人來求救的嗎?還說是遇到了海盜,真是不可思議。”

索菲亞的中原話是越說越好了:“我也這麼覺得,但海盜是實實在在的,你看我這幾艘船上的痕跡,就是和海盜作戰時留下的。”

蕭文明扭頭看去,果然看見索菲亞麾下那幾艘大海船上斑斑駁駁的痕跡,好幾處就連木板都撞折了,顯然是受到了極大的衝擊,可見這群海盜那也是窮兇極惡並且頗具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