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34 黃鼠狼掀門簾(第2/2頁)
章節報錯
蕭文明怒氣正盛,卻又聽見太監傳紙的聲音:“傳皇上旨意,請諸位大人赴御花園用膳!”
這就是真的人情世故了,剛剛封賞了的官位,自然要請大家吃上一頓。
眾人剛剛加官進爵完畢,正在興高采烈的時候,又是皇帝請客吃飯,當然又是一片“謝主隆恩”的山呼聲。
這頓飯,蕭文明卻不想去吃,只可惜請客的是皇帝,那就幾乎已經把飯塞到了你的胃裡了,你不吃也得吃啊!
於是蕭文明只能默不作聲地跟在一眾文官的身後,向御花園走去,吃這一頓不得不吃的飯。
然而行至一半,蕭文明卻突然發現康親王不見了……
就康親王的身份和地位,應該是這頓御筵中僅次於皇帝的第二男主角,他怎麼會不見了?怎麼能不見了?
後來蕭文明才知道,康親王是專門向衛玉章和皇帝本人請了假的,理由也很冠冕堂皇,說是作戰的時候傷了屁股,沒法久坐,這頓飯也就不吃了。
聰明!
蕭文明怎麼就想不出這條理由?
康親王雖然只指揮了最後一戰,但也算是上過戰場的,勉強和蕭文明算是一路人,可他這麼一走了之,武將裡就只剩下蕭文明這一根獨苗了,讓他心裡說不出的膩味。
又走了幾步,蕭文明身後卻跟上來了幾員將領,他們雖然是武將打扮,但蕭文明大多不要認識,豎起耳朵聽他們的交頭接耳了幾句才知道:這些都是御林軍的將領,因為守城有功也會受到封賞,只不過這一回並沒有在朝堂上宣佈而已,但是飯還是給他們留了的。
這樣蕭文明身邊好歹也有作陪的人了,讓他心情略微放鬆了一些。
進了御花園,在太監的引領之下,按照事先排陣的座次,蕭文明代替康親王坐在了武將的首席。舉頭看去,二號男主角缺席,皇帝居然也缺席了——太監們正七手八腳地將龍椅從御花園裡搬出去。
那麼在場之中,地位最高的就只剩下了宰相衛玉章了。
他坐在文官一桌的首席,而令蕭文明感到神奇的是溫伯明居然也來了,而且就坐在衛玉章的下手。
蕭文明心中頓覺奇怪,這一頓御宴是專門宴請有功的臣子的——雖然溫伯明之前運籌帷幄,功勞要比在場的其他所有文官都要大得多,但是他現在畢竟沒有正式的官職在,一個平頭老百姓、或者充其量只是小小的一個舉人,就這麼個身份,出現在這裡,難免有些突兀。
但是蕭文明回頭一想,卻又釋然了,釋然當中還帶著幾分欣慰。
這一定是衛玉章的有意安排,就是要讓溫伯明,在那麼多的文武百官面前混個臉熟,說不定還要對答介紹幾句,讓他出出風頭,就是在給溫伯明今後官場的生涯鋪平道路。
這對於蕭文明而言,無疑是極其有利的。
溫伯明同蕭文明是什麼關係?
那是頂好頂好的好朋友,就連溫伯明現在的老婆蘇舜欽,也是由蕭文明出面幫他赦免了賤籍。這一點上溫伯明欠了蕭文明天大的一份人情,兩人也成了過命的朋友。
因此溫伯明混得越好、當的官越大,就越能幫上蕭文明的忙,最好他能夠接上衛玉章的班,也成為權傾天下的宰相!
那時候,蕭文明的下限至少也是個副宰相,甚至還可能成為皇帝!
有了溫伯明的參加,蕭文明覺得面前這頓清湯寡水的御宴,似乎也變得美味了一些……
要知道,御宴的風格一向都是:不求有多好吃,只求大家都不覺得難吃,所有的菜都是把味道弄得淡淡的,去掉所有的腥氣,吃起來要多沒勁、有多沒勁。
而衛玉章那邊果然有意捧一捧溫伯明,敬過一巡酒之後,衛玉章便提出請在場的大人們各自作詩一二首,用以紀念洛陽城下這一場所謂的“大勝”。
這倒既是個挑戰也是個機會,要是趁此良機吟誦出幾首好詩,在衛玉章、頂頭上司以及同僚眼前大大的長臉,十有八九還會被傳抄到皇帝那裡去,那麼自己的文才在皇上面前也會記上名。
因為一首詩——並且是歌功頌德的一首詩——而被皇帝記住,那可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可要是寫不出好詩,或是在強逼之下搜腸刮肚吟誦出了一首破詩,那可就要貽笑大方了,說不定還會影響仕途。
衛玉章發出提議之後,整個御花園便陷入了沉默。
沉默了不多良久,終於有幾個年輕的翰林,站起身來,躍躍欲試想要搶先展露一下自己的文采。
這些翰林院的年輕編修,原本就是之前幾科剛剛考取的進士,眼下從事的也不過是起草文章、謄寫材料之類的案頭工作,談不上有什麼權力,也談不上有什麼面子,自己的文采便是最大的資本,此刻還不“黃鼠狼掀門簾”——更待何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