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32 過目不忘的本領(第2/2頁)
章節報錯
戴松搖了搖頭:“這些人的名字我見過的只有個別幾個,其餘大多數人根本就不認識,談不上有什麼仇。就是不知我父親,是否曾經得罪過他們……”
“沒有私仇,難道他們彈劾戴元帥是出於公憤嗎?我怎麼就不信了?”蕭文明不屑地說道。
溫伯明冷笑道:“哪來什麼公憤?還不是因為他們的資產受了損失,無處發洩怨恨,就仗著手裡有兩隻禿筆,便把髒水潑到了戴元帥的身上。殊不知戴元帥這麼做,也是為了江山社稷著想,這些人太小家子氣了!”
“說是這麼說,可在戰事正酣之時,為了一己的私利就敢彈劾帶兵的元帥,要我說他們未必有這個膽子,十有八九背後有主使之人!”
“這就對了!”溫伯明贊同道,“我強記下這份名單,就是想請小戴將軍看一看,這裡到底有沒有官員恨戴元帥恨之入骨的。說不定其人,便是領頭主使之人!”
戴松又將名單看了一遍,然而還是搖了搖頭:“好像沒有……”
“那麼這裡當官當的最大的是誰?”蕭文明問道。
官場上,極講究品級與資歷,若真的有人在幕後組織,很有可能是其中官位最高的一個。
戴松就在外面打仗,對於朝廷裡的官職名位並不是十分了解,自然也就無法回答蕭文明的問題。
可溫伯明這些日子跟在衛玉章的身邊,不斷地辦事、見人,朝廷裡三品以上的官員,他大多已經打過照面了。
這份原本由他親筆默寫下來的名單中的名字,他沒有一個是沒見過的,隨手點了幾個人,說道:“這幾個人的官職差不多,大約是六部尚書之類的官職。”
這個官職不算小了,一下子有四五個人這樣彈劾戴鸞翔,可見戴鸞翔現在面臨的壓力之大了。
可是這幾個官員的品級資歷大體相當,由其中的任何一個出頭串聯此事,其餘的幾個都不會滿意,也不會同時有那麼多的主使者……
“那麼到底是誰在背後使壞呢?難不成是衛玉章老相國嗎?”
別說,憑藉衛玉章的身份地位和他的資歷,組織這一場針對某一個人的輿論行動,可謂是信手拈來、水到渠成,並且如今這個朝廷裡一下子能夠提點那麼多六部尚書級別的官員,恐怕也只有衛玉章才能做到了。
然而溫不明卻否認了蕭文明的猜測:“這不可能。這些日子我同老相國形影不離,師傅既沒有動機,也沒有時間組織這樣的活動。”
“那麼到底是誰呢?”
“是誰不是誰的,需要徹查,這也便是我默下這份名單的原因。”
真是多虧有溫伯明做蕭文明的幫手,不但給蕭文明省了不知多少事,更是往往有醍醐灌頂的作用。
就好比這一次,雖然戴鸞翔被處置的根本原因是在於失去了皇帝的信任,但是直接原因還是因為官員的彈劾。
那麼只要將這些官員駁倒了,又或許直接揪出背後主使之人,將整起事件往朋黨之亂上靠攏,那麼皇帝心裡的氣就消了,又或者氣沒有消,卻找到了發洩的方向——將屠刀往朝廷裡結黨營私的官員砍去——那麼戴鸞翔便可轉危為安了。
於是蕭文明說道:“虧得溫先生博聞強記,總算給我們提供了一些線索,那麼我們就要順藤摸瓜,定要將這些線索一一排查清楚。那麼到底是誰在這裡沒事找事、挑撥離間也就一目瞭然了。這樣,查辦線索的事,我們兵分兩路去做!”
蕭文明說的兵分兩路,其實也可以說是黑白兩道。
蕭文明這邊自然走白道,要會同溫伯明一道,選幾個彈劾戴鸞翔的官員,上門訪談一下,看看他們到底是出於何等樣的目的,還能從旁勸說兩句,要他們撤回對戴鸞翔的彈劾。
大家有話好說,要是講道理能把你說通了,那是最好;要是死硬著扛著不放,那蕭文明自然也有對付他們的辦法。
而這個辦法自然就是走黑道了。
黑道這邊,蕭文明要讓林丹楓和宋星遙一同行動,去找正一觀的無良道人,讓他出面發動關中的武林群豪,各自調查那些官員家裡到底受損了多少財產。
並且要麼不查,要查就查他一個水落石出,充分發揮無良道人在關中武林的極高威望,查他們一個釜底抽薪,查出這些財產之中,到底有多少是為富不仁、貪贓枉法、巧取豪奪兼併土地得來的!
讓這些黑了心的官員,根本就不好意思談這一茬,那麼奏章的威力,也就會被消弭於無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