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8 富裕仗(第1/2頁)
章節報錯
達多這話說的是實情,其實也一直是他所忌憚的。
因為戎羌素來就是個不嚴密的部落聯盟,而達多所在的部落,並沒有能夠壓服其他部落的絕對強勢的實力。
現在達利可汗死了,要是達多再一死,那麼他們本部落之中,就再也沒有人能夠再現現在的輝煌了——別說是繼續佔有戎羌草原上獨一無二的優勢,恐怕部落內部就會為了爭奪首領的位置而爆發內戰和分裂!
達多不想死,也不敢死,但是蕭文明就偏偏要把死亡的威脅展示在達多的面前。
然而蕭文明也不願意,現在就把達多這樣一個同自己交好,又對中原有相當瞭解的戎羌頭目殺死。
因為像達多這樣頭腦清醒的打交道的物件,往往並不是那麼容易找到的。
因此蕭文明不敢再讓五門火炮齊鳴,畢竟這樣的攻擊面積太廣了,現在火炮的精度又不足,一個不巧,搞不好真把達多打死了,那可就沒意思了。
於是蕭文明命令一門火炮,略微調整了一點方向,裝填火藥、塞上炮彈、點燃引信,一聲巨響響過,一顆炮彈就落在了戎羌的隊伍之中。
其實一直到火炮技術已經十分發達的二戰時期,安裝在船上的艦炮的命中率一直是一門玄學。
畢竟在水上發炮,受到海浪、風向的影響極大,射擊諸元稍微有一點變化,就會失之毫釐、謬以千里。
蕭文明這種原始的火炮當然更加也不會例外。
這一炮打出去,完全不知道會在哪裡落下,然而也就是天助我也,這一炮不偏不倚正好砸在了一位戎羌部落頭領的肩膀上,直接把他從馬上砸了下來,半個身子都爛了,沒喘上半口氣,便一命嗚呼了……
蕭文明居高臨下,看到自己一炮又打死了一個戎羌的頭領,心中欣喜若狂,卻還要裝出一副淡定的樣子:“達多王爺你也看到了,我要殺你,簡直易如反掌,我現在請你們退兵,你們戎羌隊裡誰要反對,我當場就打死誰!”
伴隨著實際效果的威脅,果然異常的管用。
戎羌雖然好戰,但並不愚蠢,眼看著前幾天還跟自己談笑風生、並肩作戰的頭領,被打成了一灘爛肉,無數的戎羌頭目都在暗暗地派人勸說達多暫且退兵,達多此時的態度也發生了鬆動。
原本攻陷洛陽就不是他最大的戰略目的,他的追求是想要統一戎羌草原上的各種勢力,暫時穩定住達利可汗死後的局面,然後再追求同中原王朝的全面對抗或者全面合作。
現在經過洛陽城下這一戰,他當著諸位頭領的面,一舉擊潰了大齊的主力軍團,實現了野驢嶺之戰之後,戎羌的再一次輝煌勝利,可以說他本身的地位已經十分穩固了,已經實現了自己的戰略目的,那麼就可以見好就收,實現戰略轉移了。
正當戎羌大大小小的部落首領都被蕭文明的火炮所震撼的時候,偏偏有一個漢人提出了反對意見,那就是謀士馮天羽。
他上前幾步,在達多的耳邊低語道:“王爺,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我們現在氣勢正旺,消滅中原軍隊只有一步之遙,可萬萬不可功虧一簣,將來這樣的機會恐怕就再難得到了!”
然而這時,達多的另一個心腹——部落王子金密狄卻說:“想要攻打蕭爵爺,就怕沒有那麼容易,他們在船上,咱們又沒有水戰的辦法,恐怕一時難以戰勝……”
金密狄說了句大實話——戎羌的確幾乎沒有任何水戰能力,所以才會對河套地區這樣的重視。
因為他們一旦被逐出這個地區,那麼每次攻擊中原,都必須要渡過波濤洶湧的黃河。
先不談中原水軍在黃河上進行阻截的可能性,光是渡過黃河就是一項極其困難的任務,只有耐心地等待,等待脾氣彷彿任性的孩子一樣的黃河,展現出他溫柔一面的時候,才能從容渡河。
否則倉促之間就要搶渡黃河,危險性太大,簡直就是拿自己的性命、全軍的成敗來開玩笑……
當然了,攻打蕭文明其實也並不需要渡河登船,就在岸上萬箭齊發,也並不是不可能……
然而戎羌的弓箭那都是便於在馬背上騎射做特別設計製造的,運用起來十分靈活方便,但是射程和威力卻要比中原的長弓差了許多,更何況蕭文明現在在樓船之上,距離岸邊又不近,戎羌弓箭的射程只能勉強觸及而已,落下來的箭矢軟綿無力,搞不好徒手都能接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