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可惜和他對戲的康親王的演技就平常了。

他的皇兄這幾句掏心腸子的話,並不能引起他多少的反應,他只能繼續把頭埋得低低的,口中喃喃說地不知說了什麼話……

不過光憑這樣的表現,皇帝就已經很放心了。

一轉眼,皇帝便恢復了以往的威儀,退後兩步又同眾人保持了一定的距離:“趙希,將三軍重任放你身上,責任重大,光是勉力作戰還不夠。不過正好蕭文明就在這裡,你同他認識,這場仗他全程參與,這回便讓蕭文明同你一道去中軍,略略部署一番之後,明日便可發起總攻。切切不要讓朕失望了!”

別人沒有讓皇帝失望,皇帝卻讓蕭文明感到了失望。

明天就發起總攻,這不是開玩笑嗎?

倉促換掉極有威望的元帥戴鸞翔,換上來一個懵懵懂懂,除了身份貴重之外便一無是處的康親王,並且還下了聖旨要明天就發起進攻,這一仗能打贏嗎?

先不說能不能把仗打贏的問題,康親王這回深夜駕臨中軍大帳,要是有一星半點的處置不當,搞不好三軍都有可能當場譁變了,更無法徹底掌握這隻大軍——這隻由戴鸞翔從親手從青嶺山上帶下來的軍隊……

蕭文明陷入了沉思,都忘了應當回覆皇帝的旨意了。

這下皇帝又不高興了:“蕭文明你心不在焉地在做什麼?朕說話,你聽見了沒有?”

蕭文明趕忙躬身回道:“回聖上,互送康親王容易,就是這一仗怎麼打……”

皇帝的旨意愈發迷惑,不過好在勤政殿裡還是有明白人的。

這時坐在秀墩上的衛玉章也終於站起了身來:“皇上,康親王初來乍到,前線的將領或許還不認識,要不要由老臣親自跑一趟?再帶上兵部的幾位郎官,好歹引薦一下,也免得生分了。”

衛玉章年紀雖大,可是人情世故上卻已到了化境。

他心裡敞亮——倉促拿下戴鸞翔,又安***了一個皇親國戚,就想要掌握整支大軍?哪有那麼容易的啊?

前線的那些驕兵悍將,除了戴鸞翔本人之外,就要靠著更大的權威去壓服住他們,能完成這個使命的除了當今皇帝之外就只有衛玉章了——當然,如果毅親王沒薨逝的話,或許還能多一個人選……

皇帝當然是不能出征的,那就只有衛玉章本人親自走一趟了……

然而這個時候,皇帝又不合時宜地展現了自己溫情的一面:“這就不必了吧,如今天色已晚,外頭又有戎羌作祟,師傅年紀又那麼大。不是朕說話不吉利,就怕出城一趟容易,路上卻發生什麼意外,那朕這個做學生的,就要對不起師傅了……”

“皇上這是哪裡的話?老臣世受國恩,這一把老骨頭早就不是老臣自己的了。 無錯更新@如今戰況瞬息萬變,老臣親自走一趟也是好的,去了也不用著急回來,就在軍營裡待一天,等三軍凱旋,老臣再隨大軍一道面聖也是可以的。”

“師傅的意思,朕心裡明白。”皇帝說道,“不就是怕那些帶兵的打仗的,不聽趙希的話嘛!師傅想用自己的威望壓壓他們,倒也沒有錯。但是這一回,朕也豁出去了,趙希自己就是親王,此次出陣,朕尚方寶劍、金牌令箭、皇命旗牌,朕一樣不落,全都讓趙希帶過去,見著了這些東西,那些個將軍們還有什麼話說?”

皇帝也太把自己當回事了……

眼下這個形勢,就是皇帝親自出馬,想要穩定住局勢都沒那麼容易,更何況還打算用這些不三不四的物件?

那麼多心懷怨念,又實際掌握軍隊的將領,是那麼輕鬆就能壓服住的嗎?

戴鸞翔手下的這些將官,出身履歷各不相同,有的是將門世家出身、有的是正經武科考進來的良家子弟,也有不少是戴鸞翔親自招募來的平民,又或者是招安來的山大王……

在其中不少人的眼。(本章未完!

0611 高分回答

裡,皇帝就是個雜碎,要不是自己實力不夠,早晚把他從龍椅上拽下來!

也就是戴鸞翔平時調教得好,要他們忠君愛國,平時不可肆意妄為,否則就皇帝這兩天這麼個搞法,前線的戰士已經反了好幾回了!

蕭文明對於皇帝的不滿更增加了幾成,只是眼下他同皇帝的矛盾還在其次,應對戎羌的入侵才是最最主要的任務,再加上身旁的衛玉章,一個勁地在給蕭文明使眼色,因此蕭文明這才勉強答應下來,陪同著康親王一起去中軍大帳,部署明日那場生死叵測的大戰……

康親王的氣派,蕭文明早年在福建的時候就領略過了。

那時候他豢養的王府護衛成千上百,每次出巡都是前呼後擁,並且這些個護衛們多少也沾染上了一些康親王自己的習氣,走路橫衝直撞、說話吆五喝六、待人接物也是趾高氣昂……

就因為他們這種囂張的態度,蕭文明和他手下的蕭家軍不止一次地同康親王的王府護衛發生過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