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幾分成色(第2/2頁)
章節報錯
眼看洛陽城牆今天無論如何是攻不下來了,達多也不打算讓手下戎羌精兵去做無謂的犧牲,而是讓他們立刻停止攻城的作戰,就地安營紮寨,製造新的工程器械,等來日再繼續作戰。
訊息傳遞得很快,達多王子率領的戎羌把戴鸞翔都擊敗了,並且對京城洛陽展開了攻城作戰,把在城樓之上督戰的皇帝都嚇得跑進了皇宮去當縮頭烏龜……
這樣的勇武和戰績,隱隱之間,已經超越了當年的達利可汗,怎能不讓戎羌其他的部落心馳神往?
這些部落趕緊跑到洛陽城下來,看一看達多王爺——這個原本並不擅長作戰的達多王子——所取得的戰績到底有幾分成色……
但更重要的一個原因是,達多現在都在攻擊洛陽城牆了,而攻下洛陽城則會讓最終的勝利者蒙上無上的榮光,並且得到實質的好處。
這裡畢竟是大齊朝京城啊!
城裡有多少皇親國戚、商人富戶,他們家裡藏著的金銀財寶、金珠玉器哪一樣不是價值連城?
只要搶到手裡,那就是無價之寶,這還不包括留在京城裡的戶部以及皇宮內廷的金庫裡存放的金銀……
這也是人的本性。
戎羌人向來自己吹噓自己,說是看待胯下的戰馬、看帶撒出去的獵鷹、看待身邊的同伴,要比看待其他任何東西都要珍貴。
但說白了,這些都是可以靠金錢買下來或者砸出來的,說來說去他們就只有兩個字,“愛財”而已。
按照方才的戰報,說是洛陽城牆馬上就要被攻破了,那大家還不趕緊過來分一杯羹嗎?能趁亂衝進城去,多搶一點就是一點。
然而這些人喜歡金錢之外,肯定還是更喜歡自己的生命的。
當他們趕到玄武門外的時候,達多已經終止了攻城的行動,說是打算明日再戰,並且羞辱性地就在玄武門外安營紮寨,簡直就是把槍頂到了你的腦門子上,然後再跟你談條件……
沒有達多麾下精兵打頭陣,又不像之前攻打一些小縣城的時候可以依靠奸細理應外合,因此增援過來的其他戎羌,也就只能跟著達多一道,在玄武門外安營紮寨了。
達多這一仗雖然聲勢不小,進展看上去也很大,但其實並沒有取得實質性的好處。
可是這一回這一仗打下來,大齊朝皇帝這便可謂是丟盡了臉。
難得他親自督軍,沒想到呈現在他眼門前的,竟然是這樣的一場慘敗,居然還讓戎羌鐵騎抵近到了城門之下!
蕭文明這邊,他作為戴鸞翔臨時的手下,他自然會跟著總指揮一起行動。
戴鸞翔見戎羌已經把注意力集中到了攻城上,身後已經沒有了追兵,知道自己的計策已經成功,卻還並不忙著發起反擊,而是跑到了京城洛陽以西大約三十里的地方,選了出現在自己眼前的一座半廢棄的草料場作為臨時的中軍大營,準備商討進一步的作戰策略。
然而第一個發言的還沒開口,蕭文明卻忍不住大聲說道:“戴元帥,這張仗得可就不好了,咱們這麼快就敗了。先不說是真敗還是詐敗的問題,可讓聖上參與一場敗仗,這無論如何也說不過去啊!”
戴鸞翔知道蕭文明並不是在雞蛋裡挑骨頭,而是真正的在替自己考慮問題,然而蕭文明的措辭太過嚴厲,用來批評三軍統帥肯定是不合時宜的,但這一份心情,卻是又真實又緊張。
因此戴鸞翔回答了蕭文明的問題:“爵爺放心,我們不怕戎羌攻城,就怕他不攻城,他既然肯攻打洛陽的城牆,那咱們的勝利就已經落實了一大半了。如今戎羌心氣正高、士氣正旺,又吃了咱們的詐敗之計,還真以為是靠著他們自身的實力把戴某趕跑的,驕兵之心已起,正是可以聚而殲之的好機會!”
這時的蕭文明真不知道應該怎麼講才好了,現在面臨的是一個軍事問題嗎?是一個打不打的贏、怎麼打的贏的簡單的軍事問題嗎?
完全不是這樣的。
現在面臨的是一個政治問題,面臨的是一個怎樣在皇上那裡過關的政治命題!
雖然說軍事是政治的延續,但是如今這個局面,面對著這樣一個皇帝,解答出了軍事問題是不夠的,還必須解答出政治問題。
並且皇帝這位主考官現在的心思很明確,軍事不過是選答題而已,給出一個過得去的答案,不要考不及格也就可以了,可政治卻是一道必答題,這道題答壞了,軍事上取得再大的成功,那也通通是白搭。
戴鸞翔不是一勇之夫,不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莽撞人,怎麼這個問題他就弄不明白呢?
蕭文明都快急死了,卻又不知應當如何提醒他。
直到後來,蕭文明才搞明白,並不是戴鸞翔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只不過是他的想法比蕭文明的更加深遠,並且理由也足夠讓人感動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