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93 皇帝請客(第2/2頁)
章節報錯
蕭文明匆匆吃了兩口,便再也吃不下去了,肚子還是依舊的那樣空蕩蕩的,其實現在的他,只想著什麼時候能夠快點結束這一段尷尬的筵席,趕緊找個地方,再祭一祭自己的五臟廟,哪怕只是街邊的一個餛飩攤子、一個蒼蠅館子呢……
然而沒想到皇帝的興致卻是很高,見眾人不說話,他反倒一個人滔滔不絕地講得起來,神態和語調依舊是方才那次獻俘大典上的那樣。
只聽皇帝用帶著金屬光澤的愉悅的聲調說道:“戴元帥這次大顯神威,一舉殲滅戎羌精兵三萬,真是大漲我軍計程車氣。我朝受戎羌壓制多年,總算取得自立朝以來所僅見的大勝利,著實是振奮人心。大元帥威震宇內,實則是朕的大恩人啊!”
這話說的也太肉麻了。
你堂堂一個至高無上的君主,卻說手下的臣子是自己的恩人——而且還是大恩人——這就相當於自貶身價了。
即便他很多話說的就是事實,以戴鸞翔的功績也的確配得起這樣的稱號,但這話從你嘴裡說出來,就顯得那樣的不對勁。
連蕭文明都覺得不妥,便偷眼向戴鸞翔和衛玉章的臉上望去。
只見那位城府深厚不見底的老相國衛玉章,聽了這話卻不動聲色,只是眼神突然變得極其的深邃和犀利,緩緩地抬起鬆弛的眼皮,也同樣向戴鸞翔的臉上望去。
戴鸞翔當然深知明哲保身的重要性,也深諳歷朝歷代的名將,在功高蓋主之後轉而身死家滅的悲劇。
此刻他當然也想仿效衛玉章那樣裝聾作啞,可皇帝的話就是衝著他說的,他可不能沒個態度,要是裝作不聽見,皇帝再把剛才的話重複了一遍,那氣氛就更加尷尬了。
因此戴鸞翔趕忙謙遜道:“皇上這是哪裡話……微臣哪有什麼功勞,全賴皇上天恩浩蕩,這才僥倖取勝罷了。”
戴鸞翔把所有的功勞全都記在了皇帝的頭上,雖然有些太過狗腿了,也並不實事求是,但他倉促之間能夠說出這句話也很不容易了。
這時蕭文明突然想起了歷史上的雍正皇帝和年羹堯。
當初年羹堯青海一戰,也打出了雍正王朝的氣勢,給得位充滿爭議的雍正皇帝提供了最有力的合法性保障,也被那位刻薄寡恩的雍正皇帝冠以“大恩人”的稱呼。
只不過不到幾年之後,那位皇帝的“大恩人”年羹堯並沒有得到善終,被雍正恩賜了一道白綾,在孤燈破屋之中自盡了事。
這一段歷史,當然可以說是年羹堯功高震主、不知收斂,當然也可以說是雍正皇帝進退無度、恩將仇報。
但是年羹堯的所作所為必然是導致其自身悲劇的主要原因,他要是能像現在的戴鸞翔這樣有如此高超的智慧,或許就死不了了,又或許至少不會死的那麼快那麼早……
在蕭文明向戴鸞翔投來敬佩的眼神的同時,皇帝卻似乎不肯輕易放過這位元帥。
只聽他口中仍在唸念有詞:“戴原帥過謙了。朕身上哪有什麼洪福啊?這要是有福,何至於讓戎羌入侵到關中呢?”
皇上開自己的玩笑可以,當臣子的還需要配合著笑笑,可要是底下的臣子,反過來開皇帝的玩笑的話,那就是嫌自己的命太長了。
因此戴鸞翔臉上掛上了惶恐的表情:“主憂臣辱、主辱臣死。微臣等坐視戎羌做大,以至入侵關中,甚至京師洛陽都有所波及,實在是臣等的滔天大罪。還請皇上治罪。”
“不必如此,不必如此。”皇帝擺出寬宏大量的樣子,“勝敗乃兵家常事,失敗了贏回來也就是了,這一次平原縣城的大戰,戴愛卿不就取而勝之了嗎?”
“這也全憑三軍用力,還有蕭爵爺的鼎力配合。”
“愛卿又過謙了。記得不到一月之前,元帥就曾經說過,可以徹底解決戎羌問題,也不知平原縣城這場大仗下來之後,還有多久能夠克敵制勝?將戎羌那些跳樑小醜,徹底趕出我國的疆界。”
皇帝倒是問了一個極有含金量的問題。
在戴鸞翔看來,戎羌在沒有解決內部矛盾的情況下貿然入侵大齊朝防守重地的中原地區,實屬不智之舉。
只要有戴鸞翔領兵抵抗,無論如何大齊朝是不會失敗的,唯一的問題是確切地把這一仗贏下來,並且還要贏得乾脆、贏得漂亮、贏得徹底!
為了達成這個目標,戴鸞翔在前期做了大量的準備。
但他的準備工作,其實進行得並不順利,除了一開始殲滅了幾股百騎左右的戎羌部隊之外,也就沒有什麼像樣的戰績了……
就是這麼一個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