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提出的答案,嚇了蕭文明一跳。

“大人,是咱們鹽幫派人過來傳來的信,說是叫咱們幾個多留個心眼,在戎羌攻城的時候,想辦法開啟平原縣城的城門,往後的事兒就不用咱們摻和了。”

“混蛋!”蕭文明罵道,“是哪個混蛋想出這種混蛋的主意來的?平原縣城裡都是咱們中原的百姓,開了城門,難道讓戎羌人過來大開殺戒嗎?說起來鹽幫雖然素來和朝廷作對,但其中忠義之士不少,怎麼做得出這種喪盡天良的事情?”

辛環解釋道:“咱們兄弟也覺得奇怪,可上面的人說是江南鹽幫傳來的信,只叫我們照辦執行就是了。咱們幾個在鹽幫裡輩分低,都是小嘍囉,聽到了命令,哪敢吱聲?”

“江南鹽幫?還有這麼回事兒?”

說起來蕭文明也是江南人了,北方的鹽幫他還來不及得罪,得罪南方聯邦倒是有這個可能性,事情就變得漸漸合理了。

只是有一點蕭文明還沒搞明白:“平原縣城的城門早就已經關閉了,關了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了,怎麼你們鹽幫還能你來我往地傳訊息?居然有這樣的本領,同外頭人說話?”

辛環解釋道:“大人也知道,咱們鹽幫是揹著朝廷辦事的,自然有我們說話的法子……”

看來這三位仁兄。已經被林丹楓和宋星遙二人收拾得服服帖帖的,蕭文明問他們什麼他們就回答什麼,十分老實,一點沒有桀驁不馴的樣子。

原來在平原縣城的一角,有一條十分狹窄的水道同外頭連線,可以供應城裡的飲水,這條水道少說也有一二百年的歷史了,縣城裡人人都知道,縣太爺當然也不例外。

但是因為城裡飲水的需要,外加這條水道實在狹窄,窄的地方只有兩尺寬,且很長一段都在地下,根本不可能透過人,因此現太爺就沒去管他,留著也就留著。

可沒想到就有這樣的人,能在沒有路的地方把路走出來。

原本這條水道,鹽幫是用漂流瓶之類的方法傳遞資訊的,卻沒想到辛環卻說,居然是南方來的鹽幫的同道,水性極佳,竟然有本事一個人從這條窄小的水道潛水過來!

並且這人的名字一報出口,便讓蕭文明心中一寒。

“那位善於潛水的大哥,名字叫做王大,聽說在江南很有名氣。”辛環說道。

可不有名氣嘛!

名氣大到連蕭文明都知道了。

蕭文明不僅知道,還同這人打過交道;不僅打過交道,還有些合作關係。

此人在好幾年前,就曾經幫著董婉青做事,那時候董婉青是白炎教聖女的事情還沒有事發,蕭文明只當他是一個可靠的合作伙伴,因此還一同打過倭寇。

那時王大的水性就給蕭文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只是後來董婉青為了闢禍,便切斷了同白炎教的聯絡,隨同的人也都遣散回家了。

這時候王大到哪裡去了,蕭文明也不知道——大機率是到了董鴻儒的手下,繼續幫著白炎教做事吧……

那麼既然王大摻和到了這件事情當中,那麼可見又是董鴻儒使出了奸計,故伎重施,又來裡應外合的這一套。

於是蕭文明冷笑道:“你們立了那麼大的功,有沒有說過給你們什麼好處?”

辛環老實回答:“上面的說了,說是攻破了縣城,就讓咱們兄弟三個當這個縣城的縣官。咱們三個一時昏了頭,才答應了下來,沒想到還沒動手呢,就被大人捉住了……”

聽了這話,蕭文明禁不住在心中冷笑,這還果然就是董鴻儒的作風。

每次許諾的時候,都把價碼開得很高,至於到最後能不能兌現,就不好說了。

話說到這裡,事情的來龍去脈都已經查清了,其實就是董鴻儒又想仿效潼關的成功案例,再來一出裡應外合的奸計,攻破平原縣城。

不成想,恰巧被蕭文明撞見了。

當然也有另外一種可能性,那就是董鴻儒是故意來找蕭文明的麻煩,攻打平安縣城的計劃,有老大一部分就是衝著蕭文明而來的……

既然你給我亮明瞭招數,那我就不能不接招了。

認慫,可不是蕭文明一向以來的作風。

蕭文明靈機一動,忽然間想出了一個將計就計的策略。

只見蕭文明皺起了眉頭、眯起了眼,臉上露出猙獰的表情,對那三人說道:“好了,既然事情已經查明瞭,那留著你們這幾個也沒什麼用了。來人吶,把他們幾個拖出去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