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82 二選一(第1/2頁)
章節報錯
原本以部落為單位大規模行動的戎羌,忽然化整為零,以三十至五十人——最多不過一百人——為一小隊,遍地開花,不斷騷擾劫掠中原百姓。
這樣的小股戎羌騎兵,戰鬥力當然不如成百上千的大隊伍,然而作戰和運動卻異常的靈活,讓戴鸞翔根本就抓不住他們的行蹤。
就是偶然抓住了,並且取勝了,也不過只有不到百人的斬獲而已,根本無法動搖大局。
並且戎羌行動的烈度是越來越大了,手段也是越來越兇狠了。
原本他們搶劫百姓,只要百姓交出財物,一般也就不傷及性命。
因為之前死了的達利可汗的弟弟達多說得信誓旦旦,這一回的南下入侵,是以入主中原為目的的,既然要入主中原,那就必然要收買人心,光靠一味的殺戮只能起到反作用。
但是在戰場上講究懷柔是需要實力的。
戎羌現在充其量,也就和大齊朝打個平手而已,憑什麼搞這種高階操作?
還是恢復殺戮的本性好了……
可是這下可就麻煩了!
戴元祥的策略就是透過不斷地擊敗和殲滅大股戎羌騎兵,達到削弱其實力,並伺機尋求決戰的目的。
如今戎羌採取這樣的行動,固然可以零敲碎打地慢慢損耗其力量,可是要真的實現一開始的戰略目的,不知要等到猴年馬月了……
最要緊的是,戴鸞翔已經同皇帝有過了約定——約定兩個月之內,必然能夠驅逐戎羌,可就這麼個局面繼續打下去,別說是兩個月了,就是四個月、八個月都未必能夠結束這場戰役。
而同樣讓戴鸞翔感到擔心的是,戎羌的殺戮將會對中原百姓造成極大的損失,還不僅是財產損失,就是徹底的、直接的生命損失。
按照戎羌這樣的打法,就算戴鸞翔最終能夠取得勝利,那麼關中大地也勢必一片糜爛、百姓生靈塗炭!
戴鸞翔作為指揮數萬大軍、縱橫沙場的名將,卻還並沒有失去最基本的人性,實際上只有對生命保持著敬畏的人,才能真正成為一員名將。
時間不等人。
遇到了挫折的戴鸞翔,趕緊找來蕭文明商量對策。
商量下來,既然戎羌不講武德,那麼大齊朝也就只能和他實行最極端的策略——那就是堅壁清野,趁著現在正是農閒的世界,將所有的百姓,全都集中到有堅固城防的城池當中,讓戎羌看不見、打不著。
並且戎羌就算要進攻這些城池,也必然是要集結重兵,而且絕非一朝一夕就能攻打下來。這樣接到訊息的戴鸞翔便又能實行自己的戰略,已增員堅城為手段,同攻城的戎羌在城下進行大規模的戰鬥,並且儘可能大量地消滅敵軍。
只要能夠克敵制勝,不但能夠實現它逐次消滅戎羌實力的戰略目的,說不定還能在有利的條件下,提前迎來最終的大規模決戰。
並且關中平原一直以來都是朝廷防禦的重中之重,平原上大小城池,以及屯田所修築的要塞星羅棋佈。
這些城池和要塞又在最近兩年經過了戴鸞翔的系統性的整頓,防禦能力進一步加強,既可以讓關中的百姓就近入城,並且在入城之後,即便是戎羌大舉來攻,也至少能夠維持住三到五天的防禦,靜候主力前來援助。
這個策略好是好,但是用來對付戎羌,蕭文明卻感到心中不安。
“戴元帥,戎羌騎兵聚散自如、來去如風,就怕將百姓集中起來了,卻反而受到戎羌的攻擊。並且戎羌作戰十分狡猾,還有邪教頭子作為內應,就怕百姓進了城,卻也把那些漢奸放了進去,那樣可就得不償失了……”
“爵爺說的有理,因此此事絕不可草率行事。進城的百姓必須要由官軍護送,並且的護送的冠軍,非得是戰力強大的主力部隊。否則一旦遇到戎羌襲擊便迅速敗退,豈不是害了百姓了?至少在野戰之時,也能堅持個兩三天,才能等待援軍過來增援。”
戴鸞翔現在被皇帝委以重任,幾乎可以統帥青嶺防線、關中平原以及潼關、大散關等部分全部的軍力,甚至連一部分御林軍他都能夠指揮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