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53 皆大歡喜(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還不算完。
蕭文明還讓溫伯明動用自己的資源,直接越過兵部,把奏章送到了相國衛玉章的手裡,先請這位幾乎是常務副皇帝的老相國過目。
這樣的軍務大事,衛玉章自然不含糊,看奏章裡描述了這麼大的一場勝利,卻又在字裡行間看出一些破綻,可因為是自己得意門生溫伯明的手筆,便又幫著塗抹修改了幾句,讓一篇原本才華橫溢的奏章,變得又極其的老辣嚴謹。
就這樣一分奏章送到了皇帝那裡,讓被近來複雜的朝局搞得焦頭爛額的當今皇帝,見了喜笑顏開,甚至一時半會兒竟忘了應當怎樣褒獎戴松,而是將這份奏章留在自己的書案上,反覆讀了好幾遍,這才拍案大喜道:“好文章!好武功!這樣一番文韜武略,戴松果然是文武全才,朕必有重賞!”
於是戴松的軍職暫且不動,仍舊留在原地負責剿滅黑旗軍的餘部、白炎教的殘黨,卻給他加封了爵位——正是蕭文明之前曾經受封過的郎爵——如今,戴松也可被稱為一聲“爵爺”了!
而在奏章中提到的其他官員,也大多根據描述的功勞,皆有封賞。
這一番下來,可謂是人人皆有好處,搞的是皆大歡喜個個開心。
有賞,自然有罰。
罰的就是那些黑旗軍和白炎教徒。
對於這幫人,皇帝和相國肯定沒有什麼好臉色,一道旨意頒發下來——不分良賤一律誅殺勿論。
或許在蕭文明這種具有後世人道主義情懷的人眼裡,這些個黑旗軍、白炎教的人,都是一條條鮮活的生命,可在封建統治者眼裡,這些都是亂臣賊子,別說是人了,就是一條狗——一條忠犬——都要比他們強多了。
這些人,殺了也就殺了,不必有任何惋惜。
這就不合蕭文明的心意了,白炎教的人殺掉就殺掉幾個好了,可是那些被俘的黑旗軍,絕大多數都是受了董鴻儒的蠱惑,又或者不過是人云亦云,看著自己曾經的同伴跟著董鴻儒跑了,他也就跟上去了……
就這麼稀裡糊塗的丟了性命……
總之,有些人活得糊塗,死了也糊塗,糊糊塗塗過完一生走完了大結局,倒也不是個壞事兒。
但是這些人死得未免有些冤枉,蕭文明被有些看不下去,開刀問斬之前,便藉口去馬關莊掃蕩董鴻儒的餘部,遠遠地跑開了,免得見到這麼些手無寸鐵之人被殺得血流成河的慘相。
在馬關莊,蕭文明原本也不抱什麼能夠抓住董鴻儒的希望,董鴻儒渾身通體溜滑,比水晶猴子還精,前面有替死鬼替他吃了敗仗,他又怎麼可能還窩在馬關莊裡等待被殺呢?
果然早就不知道跑到哪裡去了。
不過董鴻儒這回跑得顯然十分倉促,許多瓶瓶罐罐還沒帶走,特別是在一座小屋之內,蕭文明發現了董鴻儒新打磨製作的玉牌,零零總總得有二三百塊!
說起來白炎教的勢力真是大不如前了,這些個玉牌子製作得十分粗糙簡陋,玉牌本身的質地都還算湊合,可上面雕刻的火焰紋路卻是深深淺淺、大大小小、粗粗細細,完全不成樣子,一看就是趕工出來的。
就是趕工的時候,大概也來不及請來大城市裡的好玉匠,而是叫村子裡的隨便那個石匠,隨隨便便雕刻出來也就罷了。
那麼些好玉就這樣被董紅玉給浪費了,蕭文明都看得可惜,這大概就叫暴殄天物吧。
只可惜了這些玉牌,被做出了樣子這麼特別的玩意兒,就是想改也改不回來了,但是要讓蕭文明隨地就扔了,也有點汙染環境,反正這牌子又不重,便找了一口木箱子,裝起來準備帶回臨海屯,將來也好醃鹹菜用……
眼看著同白炎教和黑旗軍的這場糾紛,大約是落下了帷幕了,然而蕭文明還有善後工作要做,他要去找楊妙真,把前因後果講個清楚,還要問明白楊妙真之後的打算。
楊妙真帶著李全離開之後便銷聲匿跡、杳無音訊,透過官府的門路,自然是打聽不到她的訊息的——要是能打聽得到,官府早就集結大軍去將這支黑旗軍的核心力量消滅了。
那就只有求同是江湖中人的林丹楓幫忙了。
林丹楓出馬自然與眾不同,蕭文明派他出去之後一天一夜他就打了個來回,並且帶來了楊妙真的回話:可以見面聊一聊,但只許一對一見面,並且選在雙方都不熟悉的一個小樹林裡,算是一片中立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