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73 義無反顧(第1/2頁)
章節報錯
只聽蕭文明說道:“馮先生,你的底細我知道了,不過是前朝黨爭的敗者而已,你的父兄固然有冤屈,不假但也是食君俸祿,為國盡忠,也是應有的職責——哪有光得好處,不冒風險的?並且據我所知,你父兄乃是舊黨的一員,舊黨不過是為了維持朝廷的綱紀正統而已,你現在公然投靠戎羌蠻族、殺戮中原百姓,你父兄九泉之下有靈,又不知會如何評判於你!”
馮天羽立即反唇相譏道:“你蕭爵爺功成名就,當然能說這樣的風涼話,可若是有朝一日朝廷對不起你,也不知你能否還在這裡繼續惺惺作態?殊不知君子‘無所不用其極’。如今朝廷昏暗潰敗,救萬民於水火,難免不能有所從權、不能有所犧牲。成大事者,想要兩手乾乾淨淨,哪有那麼容易?”
別看馮天羽,對蕭文明出言不遜,可蕭文明現在竟然是越來越欣賞這個狂生了。
他說的話未免偏激,卻是字字句句皆有它的道理,非但不能算錯,有時甚至是至理名言。
只不過他說話剝開了所有的隱藏、消去了所有的偽裝、擦除了所有裝飾,才顯得觸目驚心,讓人聽來不寒而慄而已……
然而蕭文明又豈是,那麼容易就可以被說服的?
“好一個‘成大事者’,就怕你們沒成大事,可雙手卻也沾滿了血汙!達多王爺、金密狄王子,現在潼關確實是被攻破了,但並不是因為戎羌的武力有多強,不過是你們用了董鴻儒的計策,投機取巧而已。惡戰還在後頭,恐怕你們想要取勝也沒有那麼容易!”
蕭文明這話可謂一針見血,雖然眼下是戎羌歷史上軍力最為強盛的時候,卻始終從未然指過關中平原——就算是達利可汗在的時候,就算是剛剛取得了野驢嶺之戰的勝利,戎羌大軍也不過是在河套地區劫掠一番之後,便迅速返回了,根本就沒有做好圍攻京城洛陽的準備。
當初的達利可汗可不是怯懦避戰、過於謹慎之人,而是對於形式有著極其精準的判斷能力。
由他統一指揮、統一排程整個戎羌大軍,都沒有把握拿下的京城洛陽,就憑現在的戎羌,可以零敲碎打地拿下洛陽嗎?
對此,達多其實也確實沒有絕對的信心,而他這次前來,只不過是看著其他部落已然進入了潼關,他也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不可能看著別家摘了桃子,而自己一無所獲……
達多被蕭文明說的心神動搖,一時不知如何應對,而蕭文明這邊還在持續輸出:“兩位,草原上各式各樣的部落,你方唱罷我登臺,一茬一茬不知換了多少,可中原王朝卻還是那個中原王朝。可知我中原,雖然也有貧弱,然而到了生死存亡之際,自然有英雄現世。”
“那麼說,蕭爵爺便是這樣的英雄了嘍?”達多問道。
蕭文明搖搖頭:“我哪有這樣的才能,卻也不能任人宰割,到時或者同兩位尚有一戰。我雖不情願,卻也是無法選擇,還請兩位見諒!”
這時就體現出戎羌比中原實誠的一面了——大家雖然是朋友,但是各為其主、以死相爭,在戰場上倒也光明正大。
故而大多說道:“好說好說,既然爵爺心意已決,那我也沒有什麼好勸的了。只是到時刀劍無眼,恐難周全。不過爵爺要是有回心轉意的時候,還是可以來找我,平分天下或許不再可能,但是一輩子的榮華富貴也是少不了的。”
“罷了,言不由投機,再說下去就怕傷了和氣,我們就此別過吧!不過我還有一響不情之請,還求達多王爺幫忙。”
“什麼事?儘管說。”
“就是我的謀士溫伯明溫先生——達多王爺之前也是見過的——現在被困在潼關之內,能否讓我派兩個人去把他接出來?這點小事王也不會不答應吧?”
達多同蕭文明的交情不錯,同溫伯明同樣也有交往。
那時達利可汗來中原時,他們兩個互為翻譯,互相之間說了不少話,雖然都是公來公往的公事,但私下裡也不能說完全沒有交情。
因此達多想也不想就答應下來:“那好說,就是如今潼關兵荒馬亂,溫先生未必還在,要不出什麼意外,蕭爵爺自然可以將他接去。”
達多話說一半,馮天羽又插話道:“不可不可,此事萬萬不可!那溫伯明是蕭文明的左膀右臂,又豈能讓他放虎歸山?”
達多眼睛一瞟:“你懂什麼?我既然已經答應了,又豈能當面食言?”
達多的心思是想要入主中原的,區區的一個溫伯明,相較於他收買人心而言,就顯得那麼微不足道了。
達多的話雖然說的十分友好,但他的行動就不那麼和善了。
他話音剛落,便伸出右手做了個手勢,身後一員傳令兵心領神會,取出別在腰間的號角,當空吹響了一段悠揚的曲調,只在眨眼之間,聽到了號角聲的二三百騎兵便迅速靠攏過來,將達多、金密狄護衛在中心,便向潼關快步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