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隨著陣線的日漸稀薄,站在最前方的蕭文明,都已經能夠看到李全本人了,只見他依舊杵著那一根一人多高的大鐵槍,滿臉焦急地觀察著戰況的變化,眉頭緊鎖地思索轉敗為勝的辦法。

這時的蕭文明,看著有些落魄的李全,反倒有些替他感到惋惜。

說起來李全也是蕭文明的老對手了,在蕭文明那麼多仇家當中,他幾乎可以說是堅持的最久的一個人,並且是死纏爛打、永不妥協。

這本身就是一件很難得的事。

如果李全一點能力都沒有的話,經過同蕭文明一二次交手下來,就已經失敗了。

而李全卻能奮鬥至今,可見至少他的頑強程度和意志力就遠遠要勝過曾經和蕭文明作對的那些對手——徐世約、顧樂安以及倭國的那幾個人了。

光憑這一點,他就已經贏得了蕭文明的敬意。

而在李全身上,蕭文明展現的耐心也是足夠的了,他衝著李全就喊:“李鐵槍,你就不要再垂死掙扎了,看在你也是上當受騙的份上,何不放下武器向我投降?這其實又不丟人,現在這樣卻又是何必呢?”

然而李全對蕭文明的成見已深,遠不是陣前的一兩次勸降就可以說服他的。

只聽李全咬牙切齒地說道:“姓蕭的,你不用在這裡惺惺作態,這場仗我還沒輸呢!我的人比你多,還有董鴻儒也在趕來救援的路上,只要他一到,我們合兵一處就輪到你向我投降了!”

其實李全說這個話的時候,已經是預設董鴻儒不會來了,否則像這種機密、這種軍情要務,他又怎麼可能當著敵人的面一五一十的交代出來呢?

這個小花招,被蕭文明一眼看破:“李鐵槍,董鴻儒會不會到,其實你比我清楚——這混蛋是個怎樣的人,或許我比你更清楚,且不說,他在平時,他就是個連自家人都要算計陷害的,更別說他剛剛遭受了我的朋友小戴將軍的攻擊,但求自保都來不及,哪還有心思來支援你呢?你已成了孤家寡人,被人出賣了,難道還不知道嗎?我勸你一句,也是為你好啊!”

聽了這話,其實李全已經有些動搖了,手裡緊緊握著的那一支鐵槍,也似乎鬆弛了一些,彷彿底下了他那高昂的頭顱。

於是蕭文明又趁熱打鐵道:“李全,你也是個人才了,如果你我能夠放下成見,往日的恩怨可以一筆勾銷,你幫我做事也好,回去再幫著你們家姑姑也罷,都不成問題,怎麼樣?這個條件夠不錯的了吧?”

這個條件確實不錯,然而真的要讓李全向蕭文明投降,又豈是那麼容易的?

尤其是在蕭文明正在和李全說話的時候,戴松的攻擊可是一刻也沒有放鬆啊!

說話之間,戴松麾下精銳騎兵已經繞著戰場又轉了兩圈,再次殺傷了幾十上百的黑旗軍。

如果說董鴻儒是第一次騙他的話,那這一回李全似乎是覺得幾乎是第二回上當了。

短短一天之間,一個人如果上當一次,還能歸結於太過單純的話,那連續兩次上當那就是愚蠢了。

這樣的嘲弄李全怎能善罷甘休?

蕭文明剛剛發揮了一些作用的勸降,頓時又成了無用功,只見李全再次攥緊了他手中的那一條大鐵槍,從牙縫當中擠出幾個字:“投降?做夢!你要打就打,哪來那麼多的廢話!”

李全終究還是那個李全,李鐵槍也終究還是那位李鐵槍。

在同蕭文明不斷的競爭和鬥爭當中,李全其實已經取得了不小的進步,今天的發揮就是最好的體現,如果沒有戴松過來幫忙,就李全和蕭文明兩個人說不定還真能打成一個互相消耗的局面,蕭文明想贏大概也沒有那麼容易。

光憑這一點,蕭文明就有了招募李全的理由,可是這兩人畢竟是性格不合、政見不對,就好像一對戀人,終究是強扭的瓜不甜啊。

當不成朋友那就只能當對手了!

既然是對手,那就沒有什麼好心思手軟的!

對對手的仁慈就是對自己的殘忍。

此刻,戴松又率領他的親兵繞了一個圈,讓蕭文明原本就佔有的優勢,現在變得更大了,是到了該收網的時候了。

這麼多年來,蕭文明好幾次都把李全逼到了絕路上,卻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讓他始終逃脫了,現在蕭文明不是一個人在戰鬥,有著極其靠譜且銳氣十足的戴松幫忙助戰,這下李全總是跑不掉了吧!

於是蕭文明下令蕭家軍又加了一把勁,向前猛攻了幾步,他們面前的黑旗軍頓時抵擋不住,紛紛向後退去或者左右散開,原本居中指揮的李全,現在反而幾乎暴露在了防守的最前沿,而他的身邊只有為數不多的人在護著他的安全——這些人不用說,都是李全從磨旗山上帶下來的老兄弟,是他最後的資本。

這時的李全已經完全處於蕭文明的攻擊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