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7 功勞都給你(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幾句話,讓呂博海對蕭文明的佩服更增長了一百多倍。
沒想到蕭文明居然這樣深明大義、這樣的虛懷若谷,能主動把功勞讓出去的人,這年頭可不多了……
他又轉念一想,這是不是這位年紀輕輕,又封了伯爵的“爵爺”,害怕自己名聲太盛,反而引來別人的妒忌,所以才故意讓出功勞,乃是“明哲保身”之計。
能有這樣的政治思維,那也是一件極了不起的事。
想到這裡,呂博海禁不住暗暗點頭——看來眼前這位爵爺這麼年輕,就如此受到皇帝的器重,也不是僥倖而已,將來他身上的為官之道,可有的呂博海好學了!
因此面對這樣的一個蕭文明,呂博海任何事都不敢有所隱瞞。
“爵爺,有件事我得跟你說明。方才咱們正準備進軍官渡,卻在半路遇到了一群女人,原本以為是逃出來的婦孺,卻不想居然是女賊。被她們好一陣攻打,幾乎要將我們擊敗了。不過看樣子他們也無心戀戰,不久就潰散下去了。不知這事兒,在奏捷的奏章裡,應當如何描述?”
這夥子女賊,蕭文明當然知道他們的底細,不就是楊妙真親率的娘子軍嗎?
也就是她們的作戰目標,只不過是遲滯官軍,讓剩下的弟兄撤退而已,否則真要是發了狠打起來,別說是娘子軍全軍了,恐怕只要楊妙真一人出力,當場誅殺幾個當官的,那麼這夥子臨時集結起來的官軍也就不戰而散了。
呂博海顯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不過人世間很多東西,都沒有必要搞得太清楚,還是懵懵懂懂的好。
因此蕭文明說道:“這種雞毛蒜皮的小事提它幹什麼?要我看也就是你們好男不跟女鬥,懶得同這些女人動手而已。皇上那麼忙,衛相國更加忙,哪功夫把奏章看得那麼細?你們也別用這種破事來煩他們。要我看你們只要報個大概,把事情說清楚了,把功勞分明白了,也就行了,對不對?”
“對!對!對!幸有爵爺指點,否則我等還真不知道怎麼辦呢!”
呂博海就這句話是假的。
他也是正經的進士出身,也是在官場上混過的,這種避重就輕、春秋筆法的事兒,他玩的比蕭文明多多了,哪還用蕭文明來指點?
故意提起這茬子,不過是找個人背鍋而已。
蕭文明身上的黑鍋多了去了,也不在乎多這一口,就順嘴說了,也算是雙方各有默契吧……
那麼呂博海又要問了:“此處盜賊眾多,我等也是兵力有限,並不能將其一網打盡,還有不少漏網之魚,這些人,按爵爺的意思是不是要追擊呢?”
得了吧,你就別往自己臉上貼金了!蕭文明在內心裡吐槽著說道。
什麼叫“漏網之魚”?
往外面有一萬條魚,你的網裡就捉住了這麼兩三條,被你打中的才叫漏網之魚吧?
不過蕭文明也是看破不說破,而對於那些跑了的黑旗軍,他也不想趕盡殺絕,便說道:“這你就不懂了吧,有句話叫做‘窮寇莫追’,放他們一條生路,否則真要是窮追不捨,他們便也殊死抵抗,到時候殺個兩敗俱傷,反倒損了上天好生之德。”
蕭文明教了呂博海許多官場上的門道,呂博海當然不會不聽蕭文明的話,便也沒有為難那些已經從官渡鎮裡跑出去了的黑旗軍。
當然了,如果他真的打算在附近掃蕩,很快就會發現自己的能力、手下的兵力,並不具備徹底掃蕩地方的能力,大概會被黑旗軍打黑槍、錘冷拳,連續擊敗好幾次吧!
在眼下這個條件下,蕭文明能夠做到的也就這點了。
做的太多了,反而容易引起別人的懷疑:你蕭文明,到底和這些盜賊是個啥關係?有必要力保他們嗎?
於是官渡鎮的殘局,便由呂博海他們出面收拾了。
蕭文明則率領著損失微乎其微的三百蕭家軍,待陸大石帶領的黑旗軍遠遠走開了,這才故意放緩了速度,也慢慢向西邊退去,打算同溫伯明率領的另外兩百兄弟會合。
至此,蕭文明無意之間摻合進來的黑旗軍官渡鎮大會,總算是落下了帷幕。
這條帷幕落下的可不算完滿,蕭文明肯定是不滿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