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這群人確實是不像樣,費了不少時間,用了三部分的人馬,可最終集結起來的,也不過二三百人而已……

照理說這些人全都在官渡鎮內,距離相差並不遠,別說是已經做好了隨時接應的準備了,哪怕就是一盤散沙,臨時用掃帚掃成一堆,也花不了多少時間……可見這票黑旗軍的戰鬥力,也的強不到哪裡去。

《從鬥羅開始的浪人》

今天的情形已經讓蕭文明不能有半點手下留情了。

看對面尚未集結完畢,更別說是組成作戰隊形了,蕭文明當機立斷,先打他一個立足未穩!

於是他立即命令手下的蕭家軍,先不顧一切地向前衝鋒,將對手擊散之後,不能戀戰,而要重新列隊,組織下一輪的行動。

蕭家軍的戰鬥力,當然遠勝於眼前的所有對手,僅僅用了一次衝擊,便將人數同自己相仿的黑旗軍對手衝了個七零八落,並且只在眨眼之間,隊伍便回到了原地,重新列好了陣型,等待著下一條命令。

軍事行動進行得如此簡單明瞭又迅若雷霆,著實將在場的黑旗軍頭目們嚇了一跳。

按理說其實黑旗軍的戰鬥力並不弱,特別是在老家山東,只要朝廷不集結重兵進行大規模的圍剿,那麼黑旗軍幾乎就是將地方上的官軍和屯田兵按在地上摩擦。可沒想到黑旗軍過往是怎樣蹂躪羸弱的地方冠軍,蕭家軍今天就是怎樣蹂躪他們!

要知道,齊聚在官渡鎮的,幾乎是所有黑旗軍中有頭有臉的頭目,更有不少過來看熱鬧的江湖人士,蕭家軍漏了這麼一手,幾乎讓所有在場的黑旗軍頭目都繃不住了——原來自家的戰鬥力,居然如此不堪一擊,還談什麼逐鹿中原?

楊妙真看在眼裡則是又喜又愁。

愁的是黑旗軍,畢竟是自己的人,可在蕭文明面前完全是不堪一擊,未免丟人現眼;喜的是至少蕭文明是站在自己這一邊的,有這樣一個強悍的盟友,肯定是有利而無弊的。

而此刻最為震驚的卻是董鴻儒。

他所組織的白炎教起事就是敗在蕭文明的手下,可他卻沒有真正親眼見過蕭家軍作戰時候的場面,只是耳聞這這支蕭文明一手帶出來的軍隊是何等的厲害,

白炎教起事的人馬,就算有所謂“神功”護體,也會被蕭家軍以一當十地攆得到處亂跑,跑不掉就被圈圈點點地包圍捕捉起來,要是負隅頑抗就只有死路一條……

以前董鴻儒還不相信蕭家軍的戰鬥力,還以為是手下那幫貨貪生怕死,不肯努力作戰,這才把鍋全都甩在蕭文明身上。

說:不是兄弟們太窩囊,實在是對手太厲害了……

可用自己這對招子一看,蕭家軍的力量,真的是傳聞當中的那樣了得——甚至比更加厲害!

這讓董鴻儒既不得不承認蕭文明的強大力量,同時內心裡也是十分羨慕,心想:自己手下要有一隻這樣強大的軍隊,那還有什麼必要來動黑旗軍的腦筋?自己直接橫衝直撞,打出一片新天地,豈不爽快?

但是在如此強悍的對手面前,董鴻儒可不能久立於危牆之下。

趁著現在他動用的都是黑旗軍的力量,趕緊想辦法讓他們同蕭文明死拼,拼個你死我活、兩敗俱傷,自己再伺機走人,恐怕對董鴻儒更加有利。

於是董鴻儒又點出了幾個人——“王光興、王有進、張顯、劉惟靈”的名字——也都是黑旗軍旗下的頭目,叫他們趕緊集結手下,再同蕭文明交戰。

這回輪到陸大石忍不住了。

董鴻儒的命令還沒下達完畢,他便跳出來高聲質問:“你們……你們這些人難道都被姓董的收買了嗎?不聽姑姑的號令,反倒要替這姓董的買命?你們,你們黑白不分!你們忘恩負義!”

陸大石顯然是動了真情,這幾句話罵得聲嘶力竭、如雷貫耳,後面被點到名的這四個頭目以及一開始的那三個,都被罵得面紅耳赤、低頭不語。

然而陸大石仍舊罵聲不絕:“你們這幾個,當初楊頭領是怎樣待你們的?被他救了命的有沒有?如今為了幾個臭錢就替他的仇人效勞,你們還講不講江湖道義?不怕死後下地獄,在油鍋裡被炸成油條嗎?被炸成了油條,兜裡還揣著幾個臭錢,留著給牛頭馬面、黑白無常使好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