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學得文武藝貨賣於帝王家,這是不少人一輩子的追求,但是很悲劇的是,買不買、賣不賣,都不是由你來決定的,最終都是要取決於皇帝的意志……

皇帝看上你了,你想不賣就不行;賣的質量差了也不能怪皇帝沒有眼光,想要懲處你了,你也只能眼睛一閉,還得高喊一聲:雷霆雨露、俱是天恩!

但是無論怎樣,戴鸞翔的軍事才能是擺在這裡的。

由他領軍肅清白炎教,那就是一個非常簡單的任務,就好像讓大學數學教授解二元一次方程一樣。

不過片刻功夫之後,他便也從西門殺了進來,一直殺到福州城的核心,並且同蕭文明順利會師了。

至此,整個福州城已經被從南到北,分割成了兩半,白炎教的城防部署——如果有的話——就已經被徹底打斷了。

與此同時,在福州城西邊的毅親王,也率領人馬殺了進來。

按照原先的部署,毅親

王率領的人馬最少——只有一千多人——並且按照“圍三缺一”的計劃,這一千多人是不用承擔攻堅任務的。

只要守在北門這裡,防止被擊敗的白炎教徒從北門逃脫,僅此而已,但是見攻城的作戰這樣順利,毅親王也終於耐不住性子了。

想當年他身為皇子,那也是一位外禦敵寇、內平叛亂的響噹噹的狠角色,今日見康親王這個小字輩殺敵尚且這樣英勇,便也耐不住老夫聊發少年狂了。

他也顧不得自己,實際上是評判主帥的身份、顧不得已是年過花甲的年紀,一把抽出先帝賜給自己的寶劍,率領手下的弟兄衝入了福州城,其勇猛絲毫不弱於比自己年輕了幾十歲的康親王。

看樣子,皇室鄭家作戰勇猛的血性,似乎是與生俱來的。

想當年大齊朝開國太祖皇帝,那也不過是一介布衣,憑著一口大刀殺遍五洲華夏,這才創出大齊朝這兩百餘年的基業,說起來也是一種遺傳了。

福州城裡的白炎教,原本受到康親王一個方向的攻擊,就已經是承受不住了,後來又加上了蕭文明和戴鸞翔兩方面的攻勢,就更是到了一觸即潰的程度,就只剩下從北邊逃竄這一條生路了。

現在北門又有毅親王殺了進來,已然將他們唯一的生路都阻斷了。

從這一刻起,這座福州城就不再是保護白炎教的屏障,而成了關了他們的鐵籠,把他們所有的人,都困在這座死城當中。

並且經過戴鸞翔、毅親王和蕭文明三次殺透全城的攻擊,城內所有的白炎教也都被分割開來,原本就十分薄弱的指揮體系迅速被切斷了,再也掀不起什麼大浪來了。

而對官軍而言,福州城的戰士也迅速進入了尾聲,就只剩下最後的肅清頑敵的戰鬥了。

戴鸞翔和毅親王這邊已是無心戀戰——對於這些零星的白炎教徒,根本就打不起興趣。

蕭文明的心態也是差不多的。但與他們相比,他更關心白炎教兩個頭目——所謂的“炎尊”和“聖女”——的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