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0 跟著馬蹄印(第1/2頁)
章節報錯
青嶺之所以被叫做“青嶺”,就是因為此地原來是一片連綿不絕郁郁青青的山林,只不過現在看去,原本茂密的植被已經顯而易見地稀疏了,黃色的土壤暴露在空氣當中,完全不見青草的樣子,應該被稱為“黃嶺”才對。
其實關於這一點,蕭文明早就有心理準備。
如果按照他觀測的不差的話,如今的這個大齊朝應該是處於小冰期的過程當中,並且可以說還是在小冰期方興未艾的初始階段。
自打蕭文明穿越到這個時代以來,就不斷地聽到災害的訊息。
一開始是連續兩年的湖廣大旱,然後又是山東大旱,中原前兩年的年景也不是很好,直到今年才略微有些起色。
雖然中國地大物博,要處處風調雨順並不太現實,但是湖廣、山東以及關中平原,那都是中國比較富庶的區域所在,還是糧食主產區,這些地方都遇到了連續不斷的災情,那隻能說氣候的異常是連續性的,而不是偶然事件。
並且根據蕭文明的觀察,這些災害雖然波及面廣,但烈度很有限,雖然造成了糧食的大面積欠收,但還遠沒有到顆粒無收、食不果腹、易子相食的程度……
說起來有些殘忍,中國古代就是這樣的,只要不到完全活不下去的地步,老百姓是不會輕易選擇造反的。
同樣的,統治階級自然也不會對百姓展現出更多的憐憫。
而一旦百姓的忍耐到達了極限,那麼緊隨而來的,就將是一場席捲天下的燎原大火,這場大火除了將一切可以燃燒的東西燃燒殆盡之外,就幾乎沒有辦法將其撲滅。
原始社會有一種說法叫做刀工火種,說是原始人類缺乏農田灌溉和施肥的技術,因此每次種植都必須將土地上的雜草焚燒乾淨之後,取得了草木灰的肥力,才能進行播種。
農民起義的大抵也是一樣,只有百姓的怒火將這片苦難的土地上所有的東西燃燒殆盡之後,能迎來一個新的秩序,於是歷史週期律便翻開了嶄新而有成就的篇章。
如果和蕭文明同
(本章未完,請翻頁)
行的是溫伯明的話,他或許還能半懂不懂地同這位亦師亦友的謀士商量一下、探討一下這其中的門道。
然而現在走在他身邊的卻是隻知道仗義遊俠,除此之外便是恁事不懂的宋星遙,和她談這些沉重的話題,就和對牛彈琴差不多。
不過宋星遙也有宋星遙的用途。
至少在跟蹤追擊方面,她的技術和經驗是頂級的,只要有她的幫助,蕭文明就不怕找不到戴鸞翔。
深入青嶺約有二三十里的時候,蕭文明忽然瞧見乾燥揚塵的黃土地上,出現了一排密集的馬蹄——這幾排馬蹄印的數量,留下這些痕跡的必然不會只是兩三個客商,而是一隻二三十人的大隊伍。
中原素來缺乏馬匹,一下子湊齊二三十匹馬,那可不容易。
就是蕭文明,在結識了戎羌的達多王子之前,想要搞到那麼多像樣的馬匹,也沒那麼容易。
因此忽然瞧見這麼一大串不同尋常的痕跡,蕭文明心裡都禁不住緊張起來。
“宋二小姐,看樣子情況不妙啊!你看這些馬蹄印子,正有一支隊伍走在我們前面,也不知是敵是友。”
“蕭大人什麼時候膽子變得這樣小了?”宋星遙滿不在乎地說道,“這些馬蹄印,你瞧著不眼熟嗎?”
“眼熟?我人都認不全,怎麼可能看馬蹄眼熟?什麼意思?”